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621篇
综合类   294篇
水路运输   209篇
铁路运输   389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外国企业占领了世界高空消防车市场。但是,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中国企业正通过自己的技术研发改变这一现状。高端技术的消防车产品市场发展前景要切实提高火灾扑救水平和能力,就必须继续推广大功率、远射程、大流量水罐和泡沫消防车这一关键灭火设备。目前,有的大功  相似文献   
102.
杨华  许继琪  闫优 《隧道建设》2020,40(Z2):241-248
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穿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施工单侧发生涌泥大变形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变形开裂及地质成因,正洞内采用迂回导坑方案探明涌泥体范围,采用洞内扩挖工作洞室,在隧道单侧轮廓外施作超前水平注浆+高压水平旋喷桩加固及超前水平长大管棚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对该段支护及衬砌结构调整加强。依据现场工况,采用三台阶法分部、分段拆换作业,在钢架拱脚增设临时仰拱或临时横撑控制收敛变形,及时施作格栅钢架模筑衬砌,变形稳定后再施作永久二次衬砌。该技术在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单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处治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正>广州宝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喷烤漆房的企业,该公司研发的一款红外线喷烤漆房因在节能、排放等方面具有出色表现而广受好评。对此,广州宝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峰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出性能更为优秀的红外线喷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当前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爆破加挂网立拱架喷射混凝土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槽喷混凝土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槽喷混凝土技术具有可控性好、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对围岩扰动小等优点,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5.
对晋焦高速公路牛郎河隧道弱质围岩地段的初期(喷锚)支护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6.
隧道喷锚支护的冬季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达岭高速公路隧道北洞口的施工,正值冬季,环境所温低达-10℃ ̄-20℃,风力5 ̄6级。由于采用了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艺,使洞口段的喷锚支护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安全顺利进洞。  相似文献   
107.
软土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必须首先解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压缩沉降过大、沉降稳定持续时间长等问题。实践证明,旋喷桩因为能与桩间土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形成复合地基.所以它在增加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土体压缩变形等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8.
苏州金民东路车站施工旋喷止水帷幕部分失效,基坑出现渗漏、涌砂现象。采取基坑内堵水&#183;坑外管井降水的方案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109.
简单介绍了三种干法脱硫技术,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法,循环流化床脱硫法的工艺流程。分析了三种脱硫系统运行后除尘器入口处烟气温度、湿度及粉尘的比电阻、粒径、粘性等性质改变,分析了粉尘性质改变后,对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过滤效率等性能的影响,以及减小不利影响的一些措施和办法,并提出了布袋除尘器更适合脱硫后烟气的除尘。  相似文献   
110.
宜万线隧道洞口滑坍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宜万线全线共有隧道159座,洞口150处,施工过程中有9处洞口发生了滑坍,通过对滑坍原因分析和滑坍治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隧道洞口发生滑坍除地质原因外,勘察资料不准确和不能及时进行方案完善是设计方面的主要原因,未按设计施工、未及时提出变更、施工方法不当、监控量测不及时是施工方面的主要原因.针对隧道洞口滑坍,应对洞口段进行有效的治理,当软弱不良地层厚度不大于5 m时,可采取加强锚网喷防护;当大于5 m、小于10 m时,应采取钢管桩注浆加固;当大于10 m时,应增设抗滑桩,以取得稳妥的治理效果.同时应及时施做明洞、洞门,以及洞口段的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