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篇
  免费   460篇
公路运输   2505篇
综合类   1579篇
水路运输   533篇
铁路运输   1298篇
综合运输   26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21.
李景  李洋  杨阿龙  刘夏临 《交通科技》2023,(5):87-90+108
为解决超浅埋隧道下穿对既有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影响,依托某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工程,提出隧道下穿施工的详细隧道支护方案、加固方案和开挖方案,同时建立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对隧道下穿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预制装配式波形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箱拱型钢通道施工工艺下穿的建设方案,可有效控制沉降,降低对既有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2.
高速公路路堤下暗挖隧洞施工引起的路基沉降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公路路堤下进行暗挖隧洞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围岩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地层位移和路基沉降,过大的路基沉降将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因此分析和控制路基沉降是高速公路路堤下隧洞设计与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以黔东火电厂排洪及供水隧洞为实例,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隧洞施工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加强超前支护是控制地层位移和路基沉降的有效手段,采用大管棚及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并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沉降进行了详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对高速公路路基有一定扰动,但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23.
厦门机场下穿34号楼隧道工程,隧顶到建筑结构底3 m,属浅埋大跨下穿既有建筑物连拱隧道工程.论文根据工程类比法,采用CRD法优化隧道施工步骤;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分析既有建筑的沉降规律,把握了CRD法重点施工步骤.根据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超前注浆、地面硬化及补偿抬升注浆、洞内全断面帷幕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等多种施工辅助措施.实践表明,施工过程中既有建筑结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沉降量小于40 mm.  相似文献   
924.
盾构下穿建(构)筑物控制沉降注浆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铁黄村站-义和庄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由于下穿建(构)筑物群及12股轨道群,施工中在地面不具备加固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了隧道内部超前注浆和径向注浆加固措施,即通过盾构机的8个超前注浆孔对刀盘前上方土体进行加固,在盾构机头过后利用管片上的预留注浆孔及时对隧道上方土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地面建(构)筑物的最终沉降量.文章对本工程的概况、地层沉降机理、注浆措施及对沉降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25.
为系统研究分析岸基LNG加注码头和LNG码头的关键差异,为设计提供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采用规范分析、实践类比、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两种码头在代表船型、港址选择、作业工艺、作业量等方面的本质差异,提出安全设计、消防设计方面的总体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岸基LNG加注码头有别于普通货类码头和危险货物码头,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港口支持性码头;码头火灾危险性及消防设计宜制定针对性的防火规范,火灾危险性为甲A类,消防设计按照扑灭码头自身初期火灾要求配置;采用水上补给或水陆联合补给时,不改变其加注码头主体性质,合理参照LNG码头做法,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及现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26.
为探究出行者的感知差异对组合交通方式客流分担的影响,将出行效用无差异阈值引入出行者的决策过程中,建立了Nested Logit客流分配模型。模型将出行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层级,出行逻辑为出行者先选择出行方式,其次考虑换乘位置,最后考虑路径选择。模型确定各层级出行效用的影响因素,并假设当两种出行方案的效用差小于出行者感知的无差异阈值时,出行者无法在两种选择方案中做出确定的选择,而是基于个人偏好或随机进行选择;反之,出行者会选择效用最大的出行方案。通过连续平均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数值算例分析无差异阈值对出行决策过程中三个选择环节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出行效用无差异阈值的客流分配模型会影响组合交通方式的选择分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行选择过程中的随机性。此外,模型下级的无差异阈值会影响上级的选择概率,对换乘点与路径信息采取措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优化各交通方式的分担比率,从而引导出行者选择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927.
在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是影响深大基坑稳定性较为关键的因素,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深大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目前,富水地质的大型基坑工程的降水设计及工艺要求严格,应用较少,因此需进行深入研究。依托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北站深大基坑的工程实例,结合车站周边水文地质特征,设计坑内降水井降水、坑外布置备用井的降水方案,并采用Visual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基坑降水方案进行模拟验算。计算结果表明:该降水方案能够满足基坑降水要求,同时基坑降水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在允许安全范围以内。同时,经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火车北站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位变化较为稳定,周边地表沉降符合规范要求。该降水方案对类似深大基坑降水设计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南通地铁软土层基坑降水模型试验发现,降水引发的基坑地表沉降随着监测点距基坑支护桩距离的增大而减少,工程中距离支护桩越远,沉降量越小.在不同的监测点沉降量的监测值与公式计算值总体变化规律相似,但受降水因素、施工扰动和地下多变的岩土环境等影响,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利用权值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的激励和输出函数进行修正,利用梯度下降的方法对伸缩和平移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位降深、土层的压缩模量、厚度、固结度和监测点方位为输入参数,基坑总沉降量为输出参数建立改进后的随机小波网络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工程实例表明,改进后的随机小波网络模型能使基坑地表沉降预测值较好地拟合工程实测值,误差均小于±8%,相比传统公式的计算值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9.
针对"桥头跳车"病害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对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简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介绍对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在"桥头跳车"病害治理中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对浙江地区某桥梁台背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增大台后路基的强度和承载力,并通过对路桥接顺段路面各位置的沉降监测,评价、分析注浆加固效果。通过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工艺改善和延缓桥头台背因回填土方下沉和软土路基沉降形成的"桥头跳车"病害。  相似文献   
930.
文章结合台州东部新区某桥梁工程实例,建立三维超长桩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对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加以验证,并推荐了一种单桩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结果 表明:深厚软土地区的桩表征出纯摩擦桩的特性;桩侧摩阻随荷载增长由上到下逐步充分发挥,桩端阻力发挥滞后于桩侧阻力;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主要来自桩身变形,但在极限荷载附近土体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