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戈壁地区的路基填料以粗颗粒、低含水量为主要特点,国内外关于戈壁地区填料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研究很少。为给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试验段柴窝堡工点的现场试验,分析了填料的性质,提出了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碾压工艺等一整套的填筑方法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张立刚  刘重庆  杨有海 《路基工程》2011,(4):123-125,128
结合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试验段戈壁地区路基工程实际的试验结果,总结出了路基工程填料及填筑质量控制标准的施工工艺。对于徐工XSM220型振动压路机,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按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弱振1遍+静压1遍,即可达到压实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赵彦旭 《路基工程》2011,(4):166-168
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路基长度占线路长度比例大,是迄今为止国内高等级铁路路基比例最大的铁路,途经地区多为戈壁地貌,路基多为碎石土。该线采用无砟轨道,对路基压实度控制和工后沉降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铁路对此还没有专门的技术规范。以所采用的碎石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其检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重锤夯实、冲击碾压和重型碾压三种方法的加固机理和处理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戈壁碎石土地基采用三种方法处理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综合比较,以重型碾压处理相对较好,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4.
针对甘肃省河西戈壁地区气温高、温差大、高温持续时间长的气候条件以及重车超载所导致的路面车辙状况,采用微表处和面层挖补相结合的技术,对沥青路面形成的压密性车辙和失稳性车辙进行了处治,高温期运营两年后,检测结果表明处治后的路段车辙均小于40mm,采用MS-4型微表处填充和路面挖补技术相结合的车辙处治方案可有效解决河西戈壁地区车辙问题,提高路面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5.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飞  李鲲 《中国铁路》2009,(12):37-40
针对戈壁地区高速铁路面临风害、沙害、水害等自然灾害,在路基排水、路基防风治沙、绿色防护设计、路基边坡防护等方面提出设计对策。论述戈壁地区的地基处理、路基防风、路基填料设计及施工工艺、路基边坡防护等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高速铁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新疆戈壁地区某铁路路基试验段各工点填料的颗粒分析试验、重型击实试验、振动击实试验以及现场的压实质量K30检测,分析戈壁粗粒土的颗粒组成、颗粒级配、粗颗粒含量及细颗粒含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新疆戈壁地区填料主要为不均匀级配不连续土,大部分属于B组填料,且由东向西由细变粗,属于缺级粗粒土,填料中1~2 mm粒径含量相对偏少,是造成填料级配不良的因素之一;填料中粗颗粒含量及细粒含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显著,且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填料的颗粒级配特征粒径与最大干密度的回归方程。各工点现场K30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当填料的级配处在泰勒理想级配范围内,填料中粗颗粒含量在60%~70%左右时,压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7.
兰新第二双线戈壁土路基填料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某试验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冲击碾压和重型碾压处理的地基上,进行以戈壁细圆砾土为填料的现场路基填筑压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戈壁细圆砾土作为填料时,填料的粒径应在6cm及以下,并采用取土场挖坑灌水渗透方法进行填料拌水施工;填筑的松铺系数为1.1,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的虚铺厚度分别为35和40 cm,最优含水率为3%,最佳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强振3遍、弱振2遍、再静压2遍;为加快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速度,建议现场检测压实质量以地基系数K30和压实度K或孔隙率n为主控指标,且基床以下路堤的孔隙率n≤23%,基床底层路堤的孔隙率n≤21%;用3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路基经堆载预压,其沉降稳定较快,工后沉降均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48.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试验段某工点戈壁土现场填筑试验,采用地基系数、静态变形模量、动态变形模量、孔隙率4种参数对路基质量进行检测,探讨戈壁土的物理特性、含水率、碾压机械、压实厚度等不同施工参数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提出合理碾压组合工艺。由力学检测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一般。由物理检测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可知孔隙率检测标准有待减小。提出戈壁地区压实检测标准建议值,现场实测时建议以地基系数和孔隙率或压实系数为主,可有效保证填筑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质量控制、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我国西北地区多为戈壁地貌,戈壁土构成成份复杂多变,目前在此地区设计及修筑无砟轨道铁路路基尚缺乏成熟的工程经验。文章结合兰新第二双线戈壁地区路基先导试验工程,对采取强夯、重夯加CFG桩等工程措施处理的戈壁地区松软土地基进行现场沉降观测及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重夯结合CFG桩进行地基处理后,路基工后沉降均<15 mm,可满足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标准,而强夯措施存在不确定性。试验成果为西北戈壁地区无砟轨道路基设计及工程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0.
通过混凝土裂纹观测和温度、应变监测等手段,分析戈壁极端环境下混凝土应力变化情况,研究混凝土材料、养护方式和道床板结构对道床板开裂的影响。经试验得到戈壁极端恶劣环境下,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