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09篇
综合类   275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考虑城市路网中不同出行方式车流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私家车实行拥挤道路使用收费和增加公交发车频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基于可变公交发车频率的城市拥挤道路收费定价的优化问题. 在分析确定路网上公交车和私家车出行方式的广义出行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该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以路网上的出行者消费盈余最大为优化目标,下层规划为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网络用户平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 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可变公交发车频率的城市拥挤道路收费定价模型和算法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道路拥挤问题.  相似文献   
92.
一草 《交通与运输》2010,26(4):33-33
解决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是每个国家政府当局和社会有识之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莅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等国内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对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之害感触最深,希望政府对城市交通拥挤难题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93.
城市道路路段拥挤交通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调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城市道路路段拥挤交通流特性进行研究,以获得客观评价城市交通拥挤与明确交通拥挤实际状况。实际调查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路段,采用摄像观测法进行交通调查与数据采集,在分析造成拥挤成因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从地点车速、行程车速、交通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非拥挤状态交通流进行比较,发现拥挤状态下交通流特性具有显著的差异,而车型在拥挤交通流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
城市日益繁华,道路愈加宽广,但便捷的公共交通似乎永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拥挤、嘈杂成为公共交通工具形象的代名词时,我开始酝酿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代步工具。在考虑了自己的钱包分量之后,我决定买一款价钱合适且油耗较低的小型车。  相似文献   
95.
针对交通拥挤路段收费费率的问题,建立了交通拥挤收费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为最小化交通路网的拥挤度,下层模型为固定需求的用户平衡。在下层模型中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考虑了出行时间、油耗和费率。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得出结论:当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考虑了油耗的因素时,要使路网的流量达到系统平衡状态,路段收费的费率是不相同的;合理的收费费率能获得最小的路网拥挤度,路网的拥挤度和用户总出行时间并不能同时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96.
地铁车厢拥挤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本文根据“人体空间气泡”的概念, 引入地铁车厢内乘客心理舒适度,结合乘客感知空间舒适性调查,建立乘客空间理论模 型,并以此得到基于空间舒适性的立席密度评价标准.基于现有行人模型,借鉴社会力模 型中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力,定义“广义拥挤力”,建立地铁车厢乘客“拥挤力”量化模型.以 北京地铁4 号线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得到的车厢内乘客密度分布规律,应用 PFC2D 离散元软件以力的形式来模拟乘客空间舒适度状态.结果表明,要使80%乘客的空 间舒适度等级在舒适以上,则合理密度应该在4-5 人/m2之间,为制定合理立席密度标准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可供乘客选择的轨道交通出行路径日益 增加,乘客出行路径决策愈加复杂.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变量对不同属性乘客出 行路径选择行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轨道交通乘客个性化出行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基于 非集计理论构建针对不同类别乘客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乘车时间、换乘时 间、换乘次数、车内拥挤度及个人属性等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其次,基于不同 类别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差异,构建考虑车内拥挤度变化的乘客个性化出行路径动态规 划算法,为不同属性乘客规划广义出行时间最小的路径.最后,基于广州地铁数据对算法 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乘客个人属性规划的最优出行路径,更加贴合乘客的出 行心理.  相似文献   
98.
为对道路交通拥挤随着时间发展演化情况作出准确客观的描述,本文研究了城 市干线道路交通“拥挤态势指数”的确定方法.以定点检测数据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 角度分别定义了 5 个拥挤指标,并按时间顺序将它们排列成交通拥挤态势描述“时间序 列”.在对上述时间序列使用多元统计“降维”后,使用 R/S 分析法计算各序列的 Hurst 指 数.据此验证多个指标间的时间序列趋势一致性,找到既能从定性角度又能从定量角度进 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作为“拥挤态势指数”.最后,以上海南北高架东侧上 11 天的定点检测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因子 1 作为“拥挤态势指数”.  相似文献   
99.
快速公交系统离散仿真框架 的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快速公交系统是缓解许多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 而,系统的成功与否依赖多种因素,如服务规划、基础设施、车站设计、乘客信息系统及系 统的集成和接口等.本文基于离散事件系统,构建了快速公交系统(BRT)的计算机仿真 框架.这种方法在评估各种变量对BRT 运行效果的影响时能够节约成本.结果表明,一部 分子系统能够直接用于模拟典型的BRT 系统.数值试验证明,开发的子系统能够合理地 再现实际BRT 系统中的常见情况.  相似文献   
100.
从集计角度分析了运行多种交通方式的城市交通系统。利用目前已受关注的宏观基本图(简称MFD),描述城市交通的整体特性。以旧金山某区为例,使用现有数据,通过仿真论证如何应用MFD监管真实交通网络。然后讨论了同一路网中不同交通方式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将这些作用纳入包含多种交通方式路网的MFD。研究得到的两个主要结论是:1)证实了已有研究猜想——对市区拥挤区域限行,可提高包括被限行者在肉的所有出行者的机动性;2)公交方式提供专用道路空间可提高所有交通方式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