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199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需要快速获取灾害区域的测绘数据。目前,铁路系统还没有建立健全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对铁路应急测绘的关键技术也缺少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从无人机低空遥感关键技术出发,通过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制作和可视化展示等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无人机低空遥感在铁路应急测绘保障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作业流程和应用可行性。结合山西某铁路工程应急抢险案例,分析认为:采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可实现灾害现场实时直播及12 h内测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提交,响应速度、作业效率和成果精度均满足铁路应急测绘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12.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获取手段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再加上车载无人机具有应急响应迅速、技能性能优越等优势,在我国各行业中具有广泛的优势.本文先分析了在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情况,然后进一步研究了测绘应急保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然后就车载无人机应急测绘系统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最后就在...  相似文献   
313.
以蓉遵高速公路K338+850上行线危岩带为背景,介绍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公路高陡危岩体调查评价方法。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带有坐标信息的高分辨率图像,基于SFM法合成三维高清实景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面拟合提取坡面岩体结构特征,明确调查区7处危岩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Rockfall软件对危岩体的运动路径及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高陡危岩崩塌对公路的危险性,采用赤平投影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14.
金国平 《北方交通》2023,(4):84-86+90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任务及养护成本迅速增加的问题,分析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监测等先进技术优势,提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模式,介绍了其在日常养护巡察、路域生态环境监测、预防性养护智能决策,应急救援和损毁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研发高速公路智慧感知与分析平台,并建立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315.
驾驶人的强行变道行为对交通安全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快速路交织区驾驶人强行变道行为引发交通冲突的机理、提升变道场景的安全性,本研究选取变道收益、变道车辆特征、目标车道后方来车避险特征、交通冲突严重程度4个变量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选取南京市1处快速路交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无人机采集200个强行变道行为样本,并从中提取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分析了强行变道行为引发交通冲突的微观机理与关键特征指标。基于最小碰撞时间评估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以结构模型分析强行变道各环节因素引发事故风险的因果链路,提出压迫式、侵入式2种强行变道形态,综合考虑表征车辆变道收益与变道特征的多项微观指标,建立测量模型。SEM分析表明:变道收益显著影响变道车辆特征(p=0.044);变道车辆特征显著影响后方来车避险特征(p=0.001)与交通冲突严重程度(p=0.021);后方来车避险特征显著影响交通冲突严重程度(p <0.001)。在变道起始时刻,变道车辆与目标车道后车间距(p=0.002)、相邻车道前车速度差(p=0.012)与变道动机(p <0.0...  相似文献   
316.
目前GSM-R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只能在一定高度范围进行,高空区域电磁环境分析也只能依据理论计算。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出利用无人机搭载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对基站高空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监测,可以丰富电磁环境影响分析的技术手段。选取高铁沿线的一个GSM-R基站,通过现场实测,获取GSM-R基站天线垂直面和水平面射频综合场强的高空分布情况,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用实测数据可以确定基站高空中的电磁辐射超标区域,用于指导新建GSM-R基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317.
我国现役桥梁数量庞大,为保证桥梁运行安全,需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查。针对桥梁后期维护检测,传统检测方法多采用人工现场调查法,主要是外观检测,工作繁复,效率较低,且存在视觉盲点。本文探讨了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具,用于桥梁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用于桥梁检测中存在的桥底GPS信号不佳、钢结构桥梁易干扰无人机信号传输等缺点。阐述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来快速建立桥梁三维模型,从而构建桥梁地图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后期可通过三维模型来进行无人机桥梁病害检测的航线规划。并介绍了一个工程案例——南京某大桥的倾斜摄影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318.
夏波  朱运权 《水运工程》2023,(S1):133-137
内河天然航道滩险测量中,传统测量方法成果类型单一、精度效率低、人员安全无法保证。在无人机机载激光测深技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内河航道滩险测量特点,从探测能力、波浪改正、极浅水测量、飞行条件等多方面对其适用性进行论证,得出该技术灵活高效,可以提供高密度水陆地形点云数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可以满足内河航道滩险测量需求,但需在提高极浅水测量精度、水质条件影响、回波识别处理技术、水面大比降影响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19.
河(江)道地形测量是保证河(江)道通航、行洪与河(江)道整治、河(江)道工程施工等的前提。针对现有河(江)道地形测量技术中存有作业效率低、作业人员存有涉水风险等问题,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嘉陵江某段长约2.6 km的江道为研究区域,运用无人机和无人船相结合的江道测绘技术,得到了符合规范要求的试验区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线划图(DLG)。结果表明:在GPS-RTK检验方式下,基于无人机和无人船相结合的测绘技术生产的1:2 000 DLG成果就岸上地形检查点而言中误差小于0.055 m占比99.4%,就水下地形检查点而言中误差小于0.25 m占比98.4%,均能满足JTS 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成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20.
复杂河道工程测绘中往往受到植被茂盛、信号链接弱、山体遮挡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测绘手段难以开展,通过在复杂河道工程测绘中对无人机LiDAR及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互补优势及融合方法。经试验证明,融合纹理影像信息的LiDAR数据既具有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又具有清晰的地物边界信息。采用LiDAR数据校正的倾斜模型细节表达明显改善,模型轮廓表达清晰,人工判读更加容易。该成果有效克服了无人机单一测量技术及传统测量技术的弊端,可快速构建更加精准的河道数字孪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