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声子晶体覆盖层是一种常见的声学材料,因其特有的声传播方式而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利用声子晶体能带结构理论,并结合COMSOL有限元软件,研究声子晶体色散关系与覆盖层吸声性能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讨论了声子晶体能带范围、振子材料类型、平面波入射角度等对覆盖层吸声性能的影响,对研究声子晶体覆盖层吸声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岩石晶体尺寸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变异性,不同晶体尺寸岩石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为研究晶体尺寸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怒江拥巴段浅层弱风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根据晶体尺寸将花岗岩分为粗粒、中粗粒、中细粒和细粒共4组;采用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晶体粒径花岗岩的应力-应变响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花岗岩强度、刚度及破坏特征随晶体粒径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花岗岩微观结构图像讨论了晶体粒径对其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同一地区晶体粒径较小的花岗岩具有较大的峰值抗压强度及对应的轴向压缩应变,细粒花岗岩的峰值抗压强度及其对应的轴向压缩应变分别为粗粒花岗岩的1.5~2.2倍和1.6~2.1倍;(2)晶体粒径从粗粒逐渐减小到细粒的过程中,花岗岩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均逐渐增大,其中黏聚力从13 MPa增加至32 MPa,内摩擦角从45.2°增加至52.5°,变形模量从1.0(归一化)增加至1.7~2.5,泊松比从0.29减小至0.22;(3)不同粒径花岗岩的微观结构具有显著差异,细粒花岗岩晶体颗粒的致密程度及晶体之间的胶结程度显著优于粗粒花岗岩。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电磁波在光子晶体中两介质界面的传播特点,利用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导出了电磁波在介质交界面传播的传输矩阵,并用此矩阵讨论了透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位和偏振特征;得到了反射波相位发生突变的条件和布儒斯特定律。  相似文献   
64.
65.
室内对掺加不同剂量LC外加剂水泥稳定碎石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生成物质。测试结果表明,外加剂掺量与水泥稳定碎石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劈裂强度及温度收缩指标间均存在二次抛物线关系,最大力学性能与最小收缩指标均对应5%的LC掺量。差热分析结果表明,外加剂掺量、Ca(OH)2生成物与宏观使用性能完全耦合,表明Ca(OH)2晶体的减少是改善温缩性能、提高力学指标的主要原因,并最终根据最大力学性能与最小温缩特性推荐了适宜的外加剂掺量。  相似文献   
66.
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形成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龄期的二灰胶结物在标准养生条件下的显微结构及矿物晶体形态影像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1~5 d、6~7 d和7~60 d时石灰和粉煤灰之间的火山灰反应,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的增长规律,以指导工程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67.
采用低温物理沉积技术在二氧化硅衬底(SiO2/Si(100)生长出了MgxZn1-xO晶体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得不同衬底温度下晶体薄膜的表面平整性,根据测得的数据资料分析衬底温度对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发现在250℃时生长得到的MgxZn1-xO薄膜具有最好的平整性,这也和以前生长的MgxZn1-xO薄膜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8.
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析水泥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微观结构形成过程 ,揭示其强度形成机理 .  相似文献   
69.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50902013 项目摘要:可见区三维完全带隙光子晶体有着极其广泛而重要的实际应用,其制备仍然是目前光子晶体研究的难点。在已知的可用自组装法实现的光子晶体中,产生三维完全带隙所需的材料折射率都不低于2.8;而可见区三维完全带隙光子晶体对材料的折射率及透明度有着更苛刻的要求。本项目提出了一种空心微球非密堆积面心立方结构的光子晶体模型,初步优化结果显示,开通完全带隙所需的最小折射率仅为2.3,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损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143只眼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损者11只眼,行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7只眼袋内植入,4只眼囊睫状沟植入,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后囊破损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利用残留的前,后囊膜作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仍可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