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魏巍 《中国电动车》2007,81(4):197-198
为顺应日益扩大的动态经济环境,分别运用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和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对石油勘探进行比较研究。传统投资决策方法适用于静态经济环境;而实物期权分析方法是运用金融期权理论对不动产进行评估、项目管理以及战略决策的一种模式,适用于动态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92.
许多国外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近年来采用虚拟股票期权计划(PSOP)来激励员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虚拟股票期权计划具有激励员工、保留员工、提高企业凝聚力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3.
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估价美式再装期权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如何运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根据再装期权的定义,导出再装期权的定价公式,同时,通过实例说明了若忽略再装期权的再装特征,将低估再装期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股票期权制度是国外股份有限公司用来长期激励经营者的工具.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要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股票期权制度,必须克服制度自身缺陷和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95.
在战略并购中,定价决策和并购时机是两大核心问题,而并购时机对最终交易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期权博弈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动态环境中的并购时机模型.在规模经济动因下,并购剩余与产品市场需求正相关,并购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紧密相连;并购时机与协同效应的大小负相关,较高的并购成本和产品价格不确定性将延迟并购.  相似文献   
96.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营者(经理)的薪酬激励问题,对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的行使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个新的薪酬激励模式,最后对实现这种薪酬激励的外部环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7.
期权定价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权定价的Black-Scholes公式的推导需要解偏微分方程,使期权价格的确定不易理解.为此,将期权交易看成博弈过程,则确定期权价格就变成了计算期权交易过程中股票的收益期望值.股票价格的变化是无限随机过程,通过计算此随机过程的分布密度函数,就可得出期望值.  相似文献   
98.
以执行价值处处相等的一系列连续红利期权和变执行价格期权为例,用有限差分法分别计算其价值.指出在执行价格变化的情况下,美式无红利看涨期权无提前执行的必要这一经典结论,只是执行价格变化为零时的特殊结论;任何时刻执行价值相等的期权,其价值有差别,并分析了差别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
期权理论引入铁路货运定价活动,构建基于运输企业和期权客户期望最大 化的多期三叉树定价模型,分析铁路运输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及期权客户的最优购买决 策.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期权订购量是关于期权执行价格和期权价格的严格单调递减函 数,而期权执行价格与现货市场运价、短期准备成本、无风险利率正相关,与长期准备成 本负相关.通过算例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当期权执行价格升高幅度超过10%时,期权客户 的期权购买量下降梯度迅速增加,相比于期权价格,期权执行价格对期权客户的期权执 行量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关注期权执行价格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0.
运用实物期权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物流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决策机理,得到了物流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需求规模门槛值.结果表明:考虑企业决策柔性使得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门槛值增大,不利于物流企业采用新技术.同时,对影响该门槛值的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认为政府的引导、物流服务供需双方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关系,都将促进我国物流企业采用新技术,进而促进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