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172篇
公路运输   700篇
综合类   307篇
水路运输   800篇
铁路运输   305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群为背景,对焦家13#灌溉型黄土滑坡进行了大型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根据试验的目的和特性,首先介绍了离心模型试验设备,并对整个模型尺寸和相似关系进行说明。在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模型地层采用的相似材料,同时以地下水渗流和稳定性计算的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确定了地下水施加装置和传感器测点布置位置。最后,结合滑坡所处环境及模型特点,制定了离心加速度的加载制度。  相似文献   
152.
大型集装箱船参数横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自航模型试验,确定其在迎浪规则波中发生参数横摇的限界。试验结果显示:在迎浪规则波中,参数横摇通常发生在波浪遭遇周期为横摇固有周期一半的附近;对应不同遭遇频率时参数横摇的发生,存在一个临界波高;航速的增加和舭龙骨的安装将使参数横摇发生的临界波高增加;当有初始干扰时,参数横摇发生的临界波高较小。而且,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3.
水流脉动压力对于水工建筑物的振动、空蚀等密切相关,主要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了水流脉动的频谱分析方法,并鉴于脉动数据量大、采集和分析处理过程困难等,利用MATLAB软件实现水流脉动随机信号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4.
邓敏  闵泉  熊雅  宋晓  李勇  任锐 《中外公路》2021,(1):190-196
为研究"互补式通风+排烟竖井"组合通风方式隧道内风速变化规律,采用物理试验研究手段,对初步拟定的隧道通风方案进行模拟研究。针对营尔岭隧道建立1∶10的通风物理模型,观察隧道模型各区段内气体的流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竖井采取排风状态,打开上行隧道竖井阀门,增大竖井风机频率时,上行隧道送风段及其短道段风速保持稳定,排风段风速减小;下行隧道送风段内竖井到隧道出口段风速减小,竖井到右线横通道段风速保持稳定,短道段和下行隧道排风段风速增大;打开下行隧道竖井阀门,增大竖井风机频率时,上行隧道内的风速均保持增大;下行隧道排风段风速有缓慢增加趋势,但总体上各个区段的风速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5.
为了解槽形梁静力行为,进行了一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模型试验,分别考虑跨中最大弯矩及梁端最大剪力两种荷载工况对试验模型进行加载,测试了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的应力、变形.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槽形梁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和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该槽形梁的剪力滞效应较为突出,具有明显的开口薄壁杆件特征,底板的空间板效应明显,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线弹性状态,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56.
九圩港闸下新建桥梁工程,不能单独从泥沙问题来考虑其影响,还应考虑工程后对九圩港闸引、排水功能以及对闸上已有桥梁工程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将较好地解决相关难题,为工程决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桥梁工程方案实施后潮位最大壅高0.028m,对流速影响较大的范围在桥轴线上下100m之内,对九圩港闸引、排水流量的影响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57.
新城黄河大桥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城黄河大桥系杆拱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有机玻璃模型试验,分析了该桥自振周期偏大的原因,探讨了应该实施的维修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土工地锚的三轴试验和加固软基的承载力模型试验,确定了土地锚加筋土的强度特性和加筋地基的承载力特性。试验和分析表明了土工地锚这一加筋形式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海文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桥梁,主桥为独塔半飘浮体系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30+230)m,跨断裂带引桥为57~60 m不等跨径的简支钢箱梁。针对项目强震、强风、强腐蚀等复杂建设条件,该桥主梁采用自重轻、抗风性能优、疲劳耐久的STC轻型组合扁平钢箱梁结构;桥塔采用承台无系梁的横向“人”字形塔、环向预应力锚固系统;通过与沉井方案比选,提出桥塔基础采用超大直径4.3 m的钢管复合桩,以解决强震作用下基础的受力与微风化花岗岩地质施工的难题;采用提出的钢-STC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三维可调节的钢垫石支撑技术方案,以解决跨断裂带钢箱梁日常行车舒适性与强震下桥梁易修复的难题。开展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理论及荷载足尺模型试验、1∶20主桥振动台模型试验、抗风模型风洞试验等相关研究,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火灾高温下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热力耦合行为,利用自主研制的温度加载设备和衬砌管环外压加载设备,分别设计并开展整环衬砌结构的无外压受热模型试验和热力耦合模型试验。试验使用不考虑接头效应的钢纤维混凝土匀质管片。首先,介绍2种试验设备的原理、主要构造和各类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型试验过程进行细致的说明。然后,通过对衬砌管片结构形式的分析确定试验的火灾加载工况;详尽描述不同试验的相关结果,重点分析衬砌结构内表面各处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分布情况、管片的变形结果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加载设备和衬砌管环外压加载设备能够较好的满足整环衬砌热力耦合研究的模型试验要求;试验初期底部管片的升温速率相对顶部管片有所滞后,但各部分间的温差数值随加热的持续进行会逐渐减小,衬砌结构内部能够形成稳定的温度场;无外力作用下匀质管片的破坏形式表现为沿幅宽方向的贯穿裂缝,各管片结构的裂缝发展路径存在差异;衬砌管片由于外压作用产生的压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外压荷载对衬砌结构在高温下产生的膨胀变形存在抑制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盾构隧道整环衬砌结构热力耦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