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227篇
水路运输   623篇
铁路运输   84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并最终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鄂姆斯克国立交通大学研制出双回路蓄压式燃油输送系统。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采用该系统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对于油品顺序输送管道,其管内可能同时存在物性不同的油品及其混合物,各种油品及混油段的长度和益又随时间油段的长度和位置又随时间而改变。这些不稳定因素将改变管道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扰动信号。本文根据顺序输送管道的水力特性,分析混油段在不同位置时,其压力波在管道内的传播过程,说明管道于不同运行工况下发生泄漏的压力变化,提出顺序输送管道用太力波进行泄漏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文章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交通科技的发展,提出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十一五”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4.
顺序输送管道油品温度变化时混油浓度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求解顺序输送管道混油浓度的问题,简要分析了管道在不同状态下的混油机理。 根据紊流扩散理论,考虑到沿管长方向油品温度的变化将引起油品黏度的改变,从而将导致管截面局部流速分布和油品扩散系数的改变,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编制了用于求解顺序输送管道状态运行混油段内混油浓度分布,以及管道终点截面混油浓度的计算程序。为顺序输送管道混油浓度的计算提供了一个实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大庆-哈尔滨炼油厂原油输送管线在水压运行中,利用哈尔滨炼油厂低温位系统提供的低成本热水,节约燃油消耗,减少了设备投资,既达到了输油管线试运的目的,又实现了节能降耗,降低了运行成本,顺利完成了管线的承压能力及密封性能的检验过程。  相似文献   
46.
气液两相段塞流中双流体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瞬态双流体模型描述了倾斜管道中气液两相段塞流的流动情况,提出了段塞单元的简化水力模型,认为段塞流是由一系列段塞单元构成,该段塞单元由流相段塞区和膜区两部分组成;通过对段塞单元的分析,采用新方法来计算段塞频率,塞单元及液相塞的长度;根据据其流动特点推导出表征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及气液两相与管壁间相作用的关联式,本文在处理相间曳力系数时摒弃以往采用经验常数的方法,而是在稳态段塞流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型的曳力系数表达式从而达到封闭模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介绍各类典型散装水泥船装卸系统的工作方式及应用,提出在系统设计选型中需根据船舶吨位、运输距离、航线条件及营运情况选择装卸系统.  相似文献   
48.
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大多数汽车厂家都采用了多种车型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柔性化生产方式.目前设计的柔性化涂装生产线大多能实现3~5个系列(同底盘)、8~12种车型的共线生产.但柔性化涂装生产线在工艺和设备的设计方面存在许多难点.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与柔性化生产有关的问题,从前处理-电泳输送滑橇、面漆输送滑橇...  相似文献   
49.
50.
针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产生大量混油的问题,文中从初始混油、沿程混油、黏度、停输界面、不满流等方面分析混油形成原因,并结合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实际运行情况,从4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减少停输时间、增大输量、合理安排顺序输送次序、切外输前避免切罐操作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