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314篇
综合类   140篇
水路运输   56篇
铁路运输   234篇
综合运输   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1.
溶(土)洞坍塌形成塌陷漏斗,漏斗半径是决定溶(土)洞与公路间安全距离的关键。根据溶(土)洞坍塌时岩石的扩散角和覆盖层的稳定(休止)角,建立起安全距离计算式,并用实例予以演算。  相似文献   
812.
芜湖市凤鸣湖北路龙山隧道处于三条断裂带交汇处,其中F3断层影响最大。隧道覆盖层薄,开挖宽度大,属典型的大跨浅埋隧道。施工中采用三导坑工法及超前注浆固结围岩的辅助工法。该文重点介绍辅助工法的技术参数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13.
云梧高速公路茶林顶隧道RK124+910位置人行横洞运营6年后,二次衬砌间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裂缝及水沟,路面积水较严重,影响了人行横洞结构安全。按照相关隧道规范对养护、病害处治设计方面的要求,结合二次衬砌严重开裂时病害加固处治的常用方法,确定该人行横洞采用"重新拆换二次衬砌+防排水改造"方案来提高当前结构安全水平。为确保现场拆换二次衬砌施工安全,拟采用跳格拆换二次衬砌+临时工字钢防护+超前小导管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配合径向注浆加固围岩来辅助施工。跳格格拆换二次衬砌具有施工风险小、前后扰动小,缩短工期、增加作业面等优点,可为类似处治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14.
以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超浅埋下穿兴湖路段双连拱隧道为依托,提出三导洞十洞盖法施工工法;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施工工序对双连拱隧道中隔墙、边墙、初支及衬砌的变形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中隔墙及侧墙竖向位移在左右洞上台阶贯通后达最大值,当开挖预留核心土及中、下台阶时,中隔墙及侧墙均产生向上的隆起;开挖对中隔墙水平位移影响较...  相似文献   
815.
在昆明轨道交通五号线全线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的软弱富水地层为湖泊沉积地层,包含泥炭质土层、黏土、粉土、粉砂等多种地层,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出洞后洞门涌泥涌砂无法迅速封堵,上部地面塌方、端头沉降严重,全线多次进行盾构始发接收端头涌泥涌砂抢险施工。该地层盾构接收按常规洞门凿除+盾构接收+洞门封堵需10~15 d时间,存在施工过程长、风险难以掌控等问题[1]。针对富水地层盾构接收风险大问题,提出利用洞门结构上方缺口配合盾构掘进增加洞门结构裂缝从而快速凿除洞门+盾构到达洞门位置进行地面注浆封堵初步流水通道+盾构出洞后快速封堵洞门综合工艺措施,从而实现盾构安全快速出洞。实践结果表明,昆明轨道交通五号线土建六标在左线青少年宫站接收过程中,配合盾构稳定接收技术,从洞门凿除到盾构接收完全封堵洞门仅用72 h,在富水地层施工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16.
地铁车站PBA工法导洞近接施工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采用PBA工法的某城市地铁某暗挖车站的导洞临近施工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导洞间夹有1座既有隧道这一特殊情况,分析了上下层导洞施工顺序对导洞自身、地层沉降、导洞间既有结构的影响,论证了导洞近接施工存在的规律,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应对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验证,其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17.
结合西安地层特点,依托5座在建洞桩法地铁车站实体工程,分析了不同基础型式的结构承载特性和最不利工况,选取地基承载力、水平抗剪切、抗倾覆、基底抗隆起、结构允许水平位移作为评价基础结构强度及刚度安全性的基本准则,构建了洞桩法基础结构的力学模型,推导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结构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西安地区洞桩法基础结构选型理论体系中各项安全系数取值建议,给出了不同地层及埋深条件下单排长桩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区洞桩法基础结构按地基承载力、水平抗剪切、抗倾覆、基底抗隆起及结构允许水平位移等基本准则计算时,安全系数应分别不小于1.2、1.3、1.3、1.6、1.4;洞桩法的中柱基础结构选型主要受地基竖向承载力准则的影响,采用相同柱跨型式时,柱下条形基础在砂土地层中的适用性优于其在粉质黏土-砂互层和粉质黏土地层中的适用性,而单排长桩基础可通过增加桩长等方式提高结构承载力,理论上在各类地层条件下的适用性均优于柱下条形基础;边桩基础结构需要采用复合准则综合分析其适用性,柱下条形基础结构的适用性受地层条件影响较大,在粉质黏土和粉质黏土-砂互层条件下结构抗倾覆安全性难以满足...  相似文献   
818.
我国西部山区崩塌落石灾害频发,柔性棚洞是一种常见的被动防护措施,凭借结构轻巧、安装方便等特点,适用于桥梁结构的落石防护。为研究桥梁钢结构柔性防护棚洞在落石冲击下的响应,本文运用LS-DYNA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对落石冲击桥梁柔性防护棚洞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冲击速度、不同冲击位置等对柔性棚洞以及桥梁结构冲击响应的影响,得到棚洞结构中高强钢丝网、钢拱圈和钢横梁3种主要构件及T梁结构本身在冲击作用下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落石冲击柔性防护棚洞结构的不同位置,产生的冲击响应均随着落石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落石冲击防护网时桥梁受到的冲击效应最小,在防护网未被冲破的情况下不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太大损伤;而落石直接冲击钢拱圈时桥梁受到的冲击效应最大,钢基座下方混凝土在较低能级冲击下就会破坏。另外还对多落石冲击工况进行初步尝试,为桥梁落石防护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19.
吹填造陆工程中存在混合土质,本文针对淤泥在地基处理时沉降大的问题,对吹填土临界粒径的土颗粒沉降速度、流径、泄水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斯托克斯定律得出临界颗粒值的理论沉降速度。将流径、泄水口流速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结合,设置排出临界粒径土颗粒的泄水口宽度。以薄壁堰为例,其他堰体可采用相应的流量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对临界条件的分析和计算,处理吹填施工和地基处理之间的矛盾,寻求流失量控制的合理薄壁堰参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0.
危岩落石灾害是世界范围内高山峡谷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分布范围广、破坏力强、发生突然等特点,对其危害范围内的构筑物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受种种条件限制,考虑空间、地形和投资等因素,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在提高山区铁路危岩落石防治技术综合水平、保障铁路运营安全方面优势明显。基于RocFall等软件,探讨了危岩落石的冲击计算参数、冲击能量、影响范围、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的防护能级与防护范围等,提出适用于高速铁路常用跨度32 m简支箱梁的钢筋混凝土刚架式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刚架式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在500 kJ的防护能级及以下是可行的;主力(单线活载)+落石冲击荷载为最不利荷载组合,也是结构设计的荷载控制组合,此时结构响应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