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81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将SBR-1和SBR-2两种橡胶改性剂加入BRA改性沥青中制备SBR/BRA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布氏旋转粘度试验、DSR和BBR试验,对不同SBR-1和SBR-2掺量(0%、2%、4%、6%、8%)的SBR/BRA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剪切变形能力、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SBR-1和SBR-2都可提高沥青的高温抗剪切变形能力,但SBR-2在掺量大于6%后对高温性能不利。SBR-1和SBR-2都能够提高沥青的抗疲劳特性和低温性能,但就低温来说,SBR-2的效果更好。综合各方面性能,推荐SBR-1和SBR-2的掺量为4%~6%。  相似文献   
7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流变指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久鹏  黄晓明 《公路》2006,(7):145-148
为探讨油石比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对AC-20改进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变时间Ft值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较好的相关性,Ft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越好;柔量~时间半对数曲线直线部分的截距a值和斜率m值越大,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差,相关性相对较差;当空隙率大于4%时,空隙率越小,混合料高温性能越好;在最佳油石比下,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73.
谈海斌 《公路工程》2023,(4):145-150
研究主要目的是将胶粉和废机油这两种汽车工业废料用于道路工程中,开发一种可持续环保的沥青胶结料。首先,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确定制备胶粉/废机油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参数;其次,开展旋转黏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多重应力蠕变试验评价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胶粉改性沥青中掺入5%~10%废机油有利于增加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动性。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确定的废机油掺量、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最佳参数分别为5%、160℃、20 min。与胶粉改性沥青相比,优化后复合改性沥青的黏度降低了27.1%,其流动性和可泵性提高。与基质沥青相比,优化后复合改性沥青的58℃未老化车辙因子和老化车辙因子均高出了约54%。  相似文献   
74.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及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研究了掺加氧化石墨烯(GO)、多聚磷酸(PPA)及其复配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流变特性与抗热氧老化性能,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沥青不同热氧老化状态下的分子量。结果表明:掺加氧化石墨烯、PPA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弹性变形恢复能力,与SBS改性沥青相比,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抗车辙因子更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更小,且老化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更小,其高温抗变形能力、弹性恢复性能及抗高温热氧老化性能优于SBS、SBR改性沥青;通过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显著降低了老化前后沥青的劲度模量及老化后劲度模量的增幅,有效改善了沥青的低温抗变形能力及抗低温老化性能,其低温抗裂性能与SBR改性沥青相当;老化前后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改性沥青不同分子量的分布区域更窄,RTFOT、PAV老化后,氧化石墨烯复配PPA改性沥青的分子量(Mw、Mn)及分散系数d的变化幅度相较于SBS、SBR改性均更小,其抗热氧老化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7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SBS改性沥青(GSMB),研究了石墨烯对SBS改性沥青压力老化(PAV)前后动态剪切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GSMB老化前后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石墨烯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降低了相位角,增强了SBS改性沥青的抗永久形变能力;相比SBS改性沥青,GSMB在PAV老化后的复数剪切模量老化指数明显降低;FTIR显示SBS改性沥青老化后的羰基指数变化率、亚砜基指数变化率和碳碳双键指数变化率均随石墨烯掺量增加而减小,表明石墨烯能够有效改善SBS改性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76.
某软弱基座型斜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仁义河特大桥南桥台斜坡为例,通过对斜坡底部的石膏角砾岩的力学特性和流变特征分析,认为该斜坡为一可溶性软弱基座型斜坡,组成斜坡基座的石膏角砾岩是一种具有流变特性的软岩。采用2Dσ软件对斜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认为该斜坡只可能发生局部的失稳破坏,不会发生大面积的滑坡、崩塌或座滑,不会影响大桥的安全,从而为解决该类特殊斜坡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无缝线路模型轨道的流变特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模型轨道的实验,验证了无缝线路(CWR)流变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为将来进行实物轨道的流变特性实验提供了具体步骤和确定流变理论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把初始地应力及一定形状洞室的开挖作为已知输入,洞周不同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实测值作为已知的输出,多次使用最小二乘法及优化技术,建立了一套岩体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理论和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具有流变性态的任何地下工程岩体,可方便地确定其流变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79.
汽车用电流变液器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概述电流变液及其基本特性的同时,详细阐述了电流变液技术在汽车传动、制动和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电流变液汽车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80.
防波堤抛石挤淤沉降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非定常西原黏弹塑性流变模型表达淤泥质软黏土的本构关系;结合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理念,基于MATLAB和ABAQUS交互软件平台,开发模拟退火法与有限元耦合反演程序,以获得模型计算参数;最后进行抛石挤淤后防波堤基础下卧淤泥质软黏土的变形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非定常西原黏弹塑性流变模型适宜于表达淤泥质软黏土的本构关系;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与有限元耦合反演模型计算参数的效果好,适用于沉降数值计算分析。本文为抛石挤淤后防波堤基础沉降预测和控制提供了数值计算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