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根据船闸输水系统中的进口布置,总结平面布置的优化趋势,寻求进口面积比与阻力系数的关系。提出了有关设计原则,成果可供舯闸车水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2.
挖入式港池基坑往往具有面积大、开挖深度大、紧邻河海等特点,因此港池基坑的止降水难度大、风险高。卡塔尔多哈新港港池基坑为石灰岩上覆沉积砂层的双层强透水地层中的超大深基坑。本工程地下水控制设计采用嵌岩地下连续墙和深井降水的组合方法。通过对地下连续墙内外水位实测资料的分析可知,其隔渗效果较差。地下连续墙在该工程中的功能仅体现在改变了其周边局部区域的渗流场。利用地下水模拟系统软件包GMS中的MODFLOW模块进行港池基坑局部片区的基坑降水计算,通过改变深井降水的各参数(包括抽水井数量、抽水量和井距)对深井降水进行优化设计,为类似工程的深基坑降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挖入式港池基坑止降水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托卡塔尔多哈新港项目,通过对该挖入式港池深井降水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地下水流向和井间距、井深及井径等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4.
船闸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充水具有不均匀性,影响闸室停泊条件。通过建立CFD数学模型,并经物模验证,研究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充水的水力特性及其对闸室自由水面运动的作用。结果表明,充水初期与后期的支孔流量分配规律相反,充水不均匀造成闸室水面长波运动。  相似文献   
85.
将基坑围护常用的深井降水工艺应用到台后路基的处理中,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深井降水联合堆载预压用于软土地区的台后路基处理是完全可行的,且施工周期更短,施工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86.
运用"交通区位论"理论,从产业、城镇、旅游资源开发等角度对苏南地区空间廊道布局进行研究,对各层面区位线进行归并,研究形成四纵四横的苏南空间廊道布局结果;从全国和长三角两个层面对苏南地区运输通道进行分析,并结合对空间廊道布局结果的辨识,最终形成"三纵三横"的苏南综合运输布局结果。  相似文献   
87.
浅谈船闸廊道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强 《珠江水运》2005,(11):44-46
1.引言 船闸的输水廊道是典型的异型结构,因其内外部约束关系较为复杂,在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特别是随着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的运用,廊道部位更容易产生裂缝.本文总结了京杭运河淮阴三线船闸工程廊道施工技术,初步探讨了船闸廊道裂缝预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
89.
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中生态廊道的几个关键因素,如生态廊道宽度、连接度、构成等进行了分析.从高速公路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态廊道的适宜宽度,如何增强廊道之间的连接,以及如何使生态廊道中的生物构成更加合理.最后提出了今后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中要将生态廊道的研究贯穿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0.
莫桑比克马普托(M aputo )大桥主桥为单跨680 m悬索桥,为确定马普托大桥锚碇基础方案,依据大桥桥位处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重力式锚碇的结构受力特点,针对锚碇基础基底持力层选择、施工工艺的适用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分别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下连续墙基础,施工期间可以避免由于地质情况变化带来的风险,如翻砂、突涌等;可以严格控制锚碇基础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造成的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在确定地下连续墙基础形式后,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突涌问题,对深地下连续墙和浅地下连续墙+灌浆帷幕+深井抽排水降低水头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深地下连续墙基础,投入设备相对单一,施工工艺、工序简单,施工工效相对较高,施工工期较短,工期可控,应为马普托大桥合理的锚碇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