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411篇
综合类   178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403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31.
以汾河漫滩地区砂土与黏性土交互沉积地层中的两个典型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不同地下水控制方法的降水效果;对地下水位变化、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汾河漫滩地区开挖地铁车站基坑时,采用坑外降水方案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同等规模的基坑工程,采用坑外降水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节省造价;相比坑外降水方案,采用有止水帷幕的坑内降水方案可显著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总抽水量减少约60%,降水影响半径减小约70%,地表沉降减少约45%。  相似文献   
32.
深基坑开挖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时,提出了将WBS-RBS法与G1法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模型,并以南宁金凯路地铁车站为例,应用该模型计算得出的风险值从而确定施工单元风险等级。计算结果表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A2,基坑开挖A3,主体结构施工A5均为Ⅲ级风险。该模型无需构造判断矩阵,避免了一致性检验不一致的发生,提高了结果准确度,可供类似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上海市外环隧道新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外环隧道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上海市外环线沉管隧道是上海市规划的"三环十射"快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越江工程是外环线北环中连结浦西、浦东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整个城市外环线的咽喉工程(见图1-1).为我国大陆迄今修造的第四条沉管式越江公路隧道,也是继荷兰Drecht隧道(同为八车道)后世界上第二大规模水底道路沉管隧道.  相似文献   
34.
明珠线二期中618m的宜山路车站是目前上海地区在建的最长的地下车站,基坑最深19.73m,其西侧平行于已建成的明珠一期工程宜山路高架车站和区间,最近处仅3.8m,东侧相邻十几栋7层楼的民居,最近处仅0.26m。车站周边环境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设计根据车站周边工程环境实际情况及一级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技术要求,结合宜山路车站施工工期具体情况,围绕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核心提出车站基坑设计的总体方案,运用信息化施工和时空效应控制技术原理,通过计算对施工提出明确的要求,将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全过程跟踪施工,确保设计质量的真正落实,从而确保了明珠一期的正常运营及民宅的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津地铁洪湖里车站为例对柱列式灌注桩内橙式支护结构形式的设计计算、土方开挖、支撑架设、体系转换、直呼检测等进行了研究与应用介绍。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润扬大桥悬索桥南锚碇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着重介绍水平内支撑如何与基坑开挖协调施工以减小基坑维护结构的变形,确保基坑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深基坑结构受力特点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虎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96-99,114
结合外径73m、壁厚1.5m、深61.5m、开挖深度45.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基坑工程实例,介绍了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对比分析了影响结构受力的诸因素及其敏感程度。所得结论为此类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东门口站所进行的土层性质分析、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对于宁波地区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使设计与施工能互为印证、互为比较、互为参考,为后续地下三层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9.
通过FLAC3D对现场工况进行了开挖模拟,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围护结构型式采用单排桩+锚索和双排桩,开挖到坑底时,计算的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8.73 mm和10.19 mm,实测值分别为10.57 mm和12.05 mm,实测值稍大于计算值,桩身整体侧向变形规律一致。围护结构型式采用单排桩+锚索,不同开挖阶段坑外地表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整体沉降均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沿基坑方向的分布规律也大致相同,都是呈凹槽型分布,最大沉降值出现在距桩后3~4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40.
李斌 《广东公路交通》2017,43(4):98-103
某隧道暗挖段工作井基坑位于临海软弱地层,具有地质条件差、水位高、周边环境要求苛刻等不利条件。为确保超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减小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对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围护结构墙体竖向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混凝土支撑轴力、测斜以及坑外水位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基坑的安全状态,动态控制施工参数,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