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19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介绍路堑地段边坡渗水整治方案。在不引起大的工程量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用设置纵向截水渗沟、集水井和横向引水渗沟相结合的路基边坡渗水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42.
徐宏 《交通科技》2008,(1):39-41
通过对高速公路桥梁的优化设计,提出在平原路段缩孔的原则,即将桥台从地质不良或较差的地段移至地质良好或较好地段;在微丘路段应选择地势平坦的位置设置新桥台,确保桥台稳定性,以路代桥;淤泥质粘土或淤泥质亚粘土的软基地段桥头填土高度不超过6.5 m.地质良好地段不超过9 m.实践证明其优化设计技术可行,经济最优.  相似文献   
43.
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近年来在国内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铁建设要求高、专业众多、工期紧迫,研究其减振性能及其与相关施工工序的科学衔接显得尤为必要. 研究结论:相比别的减振方式,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具有减振效果明显、少维修等优点,同时通过对各施工工序的科学安排,可弥补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施工周期长的缺陷,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特殊减振地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常规的板式轨道的铺设通常要求路基无沉降.但是,德国梯森克鲁普(Thyssen Krupp)公司研发的新型固定桥面板式轨道,为土质软弱地段,提供了一种简单和稳固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横向稳定性与抗变形能力是曲线段非埋式桩板路基的重要计算指标,深入分析这种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十分必要。基于现有的简化计算方法,建立非埋式桩板结构的整体式平面计算模型,探讨了曲线段桩板结构的荷载力系,提出了其设计流程与计算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该设计计算方法可有效地获得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6.
蒲朗隧道由于受山体局部失稳滑移,施工中塌方等影响,拱圈多处出现较为严重的开裂和渗水现象,对此采取套拱补强,埋管引排,填充压浆,固结压浆等措施,成功地整治了病害。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金山路砼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调查及分析,提出了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加强多雨地区砼路面排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以尼泊尔北部公路地质选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不同成因的重点地质灾害线路的四种方案比选研究,合理避绕大型不良地质体,不能绕避地段针对性地采用K线方案并在局部地段优化防治措施,确保线路方案合理,工程可行。  相似文献   
49.
复杂地段96m双线钢桁架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改京山线96 m双线简支钢桁架梁跨越北京市二环路顶推施工技术,该桥施工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二环路的辅路空间以尽量减小顶推跨度,上滑道采取间断式布置,下滑道采用不连续多段长滑道,用八三式军用墩器材搭设临时墩,并在主梁前方加设长导梁,顺利完成了钢桁梁顶推架设。另外还介绍了在顶推和落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OGFC路面是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结构,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抑烟沥青OGFC—13混合料配合比与最佳油石比进行设计,并对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渗水系数等路用性能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