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近日,长株潭城际铁路北线盾构机进入湘江主航道旁的230 m破碎带,开始挑战银盆岭大桥。长株潭城铁斜穿银盆岭大桥,这将开我国城际铁路穿跨江大桥先河。两台直径为9.3 m的盾构机要从银盆岭大桥两个主桥墩下穿过,是否对大桥结构安全有影响?中铁隧道集团长沙城际铁路盾构施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国内有经验的桥隧专家论证,城铁下穿银盆岭湘江大桥对桥梁结构安全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3.
长沙湘江南大桥主桥V型撑O#块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祖勇 《中外公路》2003,23(2):63-65
长沙湘江南大桥主孔上部结构设计为v型斜撑预应力连续梁,该文介绍了v型斜撑O#块的施工。  相似文献   
64.
视界     
《珠江水运》2011,(21):6-7
1 10月22日,湘江长沙段,昔日的江河变成了干涸裸露的河床。2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西藏解放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3"极地曙光"号本来是一艘捕杀海豹的船,成为绿色和平的船队后却摇身变成反捕鲸的旗手,  相似文献   
65.
林贵 《珠江水运》2012,(18):70-73
让一条河(海洋河)的水,流入中国两大水系珠江和长江,又注入东海和南海这两个大海,这在世界水利史上,迄今都是个奇迹。实现这个奇迹的,是一条长不过35公里、宽10米、深5米的人工运河,它,就是灵渠。奇迹不止于此。灵渠书写的历史,让大秦帝国的军队越过南岭,把疆土拓展了一倍。灵渠巨大的工程,让旷古以来不曾谋面的湘江与  相似文献   
66.
针对超声测厚的精度问题,分析了超声回波时间差的识别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来提取相关系数峰值。该方法可兼顾回波时差的计算精度和计算复杂度,得到较准确的时差计算值。该方法应用到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二线船闸人字闸门母材厚度测量中,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为人字闸门等金属结构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7.
刘瑜  肖高兴 《水运工程》2002,(11):58-59,62
大源渡航电枢纽具备改善通航和发电综合功能的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效益,水库运行调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介其调度方案及其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68.
唐仕军 《中外公路》2002,22(5):63-65
斜拉桥主梁是超宽截面型板梁组合式结构,施工过程中索力、主梁标高以及结构内力会随之变化,实际结构的每一状态难以与理论期望值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成桥后的主梁线形及全桥受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文中简要介绍了衡湘三桥主梁、斜拉索、挂篮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9.
湘江集装箱运输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初创期的彷徨、扩张期的犹豫,目前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对湘江集装箱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段坚堤 《隧道建设》2014,34(4):324-330
为减少城市中复杂周边环境下明挖隧道基坑因围护结构选型不合理造成的施工事故和经济浪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沙市南湖路湘江隧道岸上段明挖基坑为例,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密集道路下的深基坑、相互交错且不同深度的隧道基坑及相互临近基坑的围护结构选型和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城市道路下明挖基坑,特别是对于路下管网和建筑物密集地段,建议采用防止侧向变形较好的排桩(或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2)对于基坑深度差别不大,且具有一定距离的临近基坑,建议采用互不影响的共用对拉围护结构;3)对于复杂线路、深度差别较大,且基坑之间夹层较薄的交错基坑,建议采用共用基坑短桩及有限放坡的围护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