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103篇
公路运输   968篇
综合类   616篇
水路运输   545篇
铁路运输   384篇
综合运输   1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各工况下发动机持续失火导致催化器损坏的失火故障阀值匹配是失火诊断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对失火状态时催化器放热效应的特性研究及试验验证,提出了离线匹配该失火率的方法,并在多个项目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确定的失火率与常规通过转毂试验确定失火率的差异较小,该方法的实施及应用,可节省匹配工时及提升转毂试验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02.
分析常规潜艇通气管暴露率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小暴露率的方法,并对某一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3.
104.
回填土区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静承载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实际工程现场静载试验,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桩长和桩土模量比对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回填土中的桩体承载特性、荷载传递及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填土区,深层搅拌桩以桩体上部破坏为主,增加桩长不能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桩体强度尤其是上部桩体的强度则能够较大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压旋喷桩可有效增强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提出的桩体弹性模量取值范围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该文基于单位时间恢复的耗散蠕变应变能,建立了沥青混合料愈合率确定方法,并研究了4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愈合特性.试验包括重复荷载试验和周期回弹模量试验.为了消除混合料损伤大小对愈合参数的影响,定义标准愈合率为DCSE/DCSE<,applied>.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10℃时,沥青混合料的愈合率会显著增大,且集料结构特性(如集料骨架、沥青膜厚度和VMA)比聚合物改性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6.
新能源客车无疑是近几年公交行业里的关键词,不管是造车的人、还是用车的人对它无不是充满期待,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当下公交行业真正的主力军——传统动力公交车。中通客车综合节油率达到10%,去年年初记者曾为此撰文《传统动力节能减排之挑战》,记载了天津  相似文献   
107.
《汽车与配件》2012,(43):15-15
近日,安凯客车与美国EDI公司合作的高速高效的混联混合动力客车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7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并被科技部列入2012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该款客车的平均节油率≥40%,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8.
《铁道技术监督》2009,(7):38-40
运营货管〔2009〕342号(2009年6月9日)现将2009年5月份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管理和检测情况通报如下: 1基本情况 检测货车5154577辆次,超偏载检测报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4.7%。本月核实的超偏载货车共422辆,较4月份减少117辆,  相似文献   
109.
按照目前的规范标准进行公路设计时,一般路段与完全超高路段的合成坡度都能保证满足要求,而超高渐变段的合成坡度却往往被忽略,导致现有公路的积水路段多在弯道处,影响行车安全。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合成坡度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合成坡度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10.
超大断面隧道的关键点在于其结构设计。以杨柳井隧道为例,从内轮廓确定、衬砌结构设计、施工工法、超浅埋段及岩溶段处置方案等方面出发,探讨了超大断面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得出如下结论:(1)结合工程类比及工程经济性合理确定内轮廓扁平率;(2)采用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可替代三次衬砌结构;(3)对于超大断面,可采用划大为小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4)对于超浅埋段,可采取加强衬砌支护及取消拱部锚杆、超前管棚与超前小导管相结合、喷锚支护加强掌子面稳定等措施;(5)对于岩溶段,可采取喷锚支护稳固溶腔、设置缓冲层、加强防排水措施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