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866篇
综合类   518篇
水路运输   415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1.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9):211-211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相似文献   
62.
道路、车辆和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水、热、冰雪、噪声、尾气对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沿线生态环境均有明显影响,为了消除或降低各种因素对道路功能、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促进道路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内外提出了诸多新型路面结构和材料并成功应用.文中收集国内外研究动态,结合各因素分别介绍了透水性路面、地吸热式路面和自融冰雪路面等生态型路面,以及低噪声路面、尾气吸收路面等环保型路面,介绍了各类路面的特点、作用原理及应用情况,这对了解未来道路发展趋势,探寻新型路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3):178-178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2011年5月5日,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港港区海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项目组在天津港东疆港区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示范,该工程  相似文献   
64.
介绍祁临高速路堑边坡病害处治中舍弃了传统的刚性防护,而采用的一种新型柔性绿色防护类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施工技术特点等方面论述了这种新型环保防护形式的优越性。该工程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护坡、绿化、环保、和谐为主题,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科学设计,使之成新型柔性护坡的典范。  相似文献   
65.
李池英 《交通标准化》2011,(10):174-177
对张崇段沿线的取土场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及植被等情况,提出合理的生态恢复建议,可供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6.
罗希  杨祖强 《中国水运》2014,(7):183-185
文中以汝城县东泉水治理工程为例,从河道治理工程中景观和生态的矛盾性出发,根据河道现状,利用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指导设计,与相应工作措施相结合,保证了工程景观和生态的平衡,并指出下一步的方向,为同类河道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
余霄 《中国电动车》2007,25(7):171-172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其实,伦理本身暗含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具有无条件性。在生态伦理中,责任充当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68.
景宏伟  李跃才  丁宁 《公路》2007,(8):199-202
沙漠防护一直是沙漠地区修建公路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着就地取材和生态适应性的原则,对高速公路通行区域进行了生物防护沙漠试验,分析研究了中国沙棘在沙漠高速公路不同方向路基边坡的种群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研究表明,同一坡向中国沙棘种群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等均无显著差异,其生态适应性具有趋同性;在北坡和南坡之间,种群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等均有显著差异,其生态适应性具有趋异性。在实践中可根据坡向的水分特征和中国沙棘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在南坡宜适当加大造林密度,并加强土壤水分管理,以便提高造林效果和促进种群生长发育进程,使其尽早发挥沙漠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山区公路施工、营运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与措施,并对国内外公路建设生态保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0.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客土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黄土地区具有干旱半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的气候特点,土质疏松,公路边坡易被侵蚀。2004年3~9月,禹门口-阎良高速公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开展了黄土边坡生态恢复试验研究。2004~2006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采取客土喷播技术,能够在公路边坡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植被,1年后植被覆盖率可以达到100%。边坡一旦建立植被,只要植物种类配比恰当,植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坡比是影响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条件的话,宜采用1∶1的边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