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黄土的一些自然特征,探讨水对黄土的作用方式,分析黄土边坡坡度与水之间的作用关系,以便工程边坡设计时充分考虑水对边坡稳定的作用,安全合理地确定边坡坡率和防护措施。研究结论:黄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剪强度对水极其敏感,抗剪强度中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边坡稳定取决于能否形成坡面浸润带,浸润带的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小;高角度针状孔隙的存在是黄土直立性的本质所在;稳定的自然黄土边坡和窑洞边坡是物竞天择的科学选择,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2.
高原高寒高应力板岩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能及时地掌握围岩动态的变化,随时监控到围岩的变形情况。根据监测结果指导隧道施工,提前做好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掉块的预防和加固工作,为施工单位在高应力板岩施工方面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3.
九岭山高地应力板岩隧道坍塌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在建武吉高速公路九岭山隧道出口左线K102+227-+243段大坍塌的处理,对高地应力板岩地质隧道的坍塌原因、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为类似隧道坍塌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结合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黄竹头隧道工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并总结其板岩结构的地质特性、阐述了针对不同的板岩结构,如何通过正确的爆眼设计和爆破技术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减少对软弱围岩的扰动和硬质围岩中遗留岩体的损伤,研究结果对今后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爆破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高海拔、高严寒条件下的花久高速公路久治2号隧道穿越全风化钙泥岩板岩和强风化砂岩,局部还有千枚岩,存在较大的水平应力,施工中出现较大收敛变形,通过介绍久治2号隧道强风化钙泥质板岩段大变形情况,分析变形原因,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为高海拔地区不良地质隧道施工积累经验。实施后效果良好,为隧道的顺利贯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随着超大直径盾构在软硬复合地层的广泛应用,刀盘刀具结泥和刀筒内部积渣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结合深圳春风隧道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F9断裂带糜棱岩-板岩地层,分析了掘进过程遇见的主要问题,通过采取辅助气压模式掘进,同时辅以严格控制泥浆指标、加大环流流量和刀盘中心冲刷流量、加强刀具管理以及分阶段洗仓、高压水刀冲洗溜渣口等手段,消除了泥饼的不良影响,并提出控制辅助气压模式掘进风险的措施,保证了较稳定的掘进状态,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李志平  韩现民 《隧道建设》2015,35(3):220-226
关角隧道9#斜井工区为高地应力软岩区段,开挖后洞室变形较大、稳定性差。文章首先根据理论公式分析了影响洞室变形和塑性区大小的主要因素,而后针对碳质板岩段,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岩体变形、强度参数、地应力特征、开挖断面形式以及支护刚度等因素对洞室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不同开挖断面形式和不同支护刚度的现场试验,提出了考虑地质环境、洞室形状和支护特征的隧道洞室支护体系评价指标F,并采用该指标对碳质板岩段支护体系进行了评价,其结果与变形等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该指标对于设计阶段隧道支护体系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南建民 《隧道建设》2011,31(1):88-90
为积累指导正洞的施工经验,结合木寨岭隧道斜井炭质板岩段控制高地应力大变形的方法,通过在斜井进行模拟正洞试验段信息化施工,从施工、支护、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得出采用分层分次支护、提高拱架强度、加强锚杆施作以及完善的施工工艺等措施能有效控制变形。  相似文献   
39.
直立堤上平均越浪量计算方法的比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聿修 《港工技术》2011,48(3):1-3,22
国、内外学者基于三维波浪模型试验研究成果,针对斜向不规则波、多向不规则波等多种波形作用于直立堤时的平均越浪量,提出了多种计算方法,而在我国现行的港口工程设计规范中,尚未给出直立堤越浪量的计算方法.综合主要的分析研究成果,对上述各种直立堤上平均越浪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对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提出初步建议,供工程设计时...  相似文献   
40.
采用特征函数展开及边界匹配的方法求解流场各子区域速度势的展开系数,得到了浮式直立圆柱体在静水面作纵荡,垂荡和纵摇运动时引起的水动力系数,分析了所取截断项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所需最少截断项数取决于水深半径比和吃水半径比。讨论了水深对水动力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可近似表示深水情况的水深半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