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6篇
  免费   328篇
公路运输   2105篇
综合类   1726篇
水路运输   667篇
铁路运输   628篇
综合运输   21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冻融循环前后环氧沥青力学强度、吸水率、p H值以及DMA分析,并结合环氧沥青混凝土剥离断面的显微照片、环氧沥青的荧光显微照片,研究了环氧沥青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实验条件下的水损坏机理。研究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水损破坏主要表现为,物理方面沥青相与环氧树脂以及集料分散情况的破坏,化学方面环氧树脂固化结构的破坏,即在冻融循环初期,水分子进入环氧沥青体系中造成环氧树脂发生水解,破坏环氧树脂的交联固化的分子结构;冻融循环后期,水分子使沥青相从环氧树脂固化系中逐渐析出,沥青逐渐析出固化体系,导致体系的分散结构,造成体系拉伸强度从5.12 MPa降低到3.46 MPa,降幅约32.42%,黏结强度从47.87 MPa降低到46.31 MPa,降幅为3.25%。  相似文献   
152.
邓军林  杨平  董琴  汪丹 《船舶工程》2015,37(8):69-73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是评估结构材料韧性以及分析低周疲劳破坏引起的裂纹扩展的重要参量。结合Dugdale模型,以裂纹尖端累积塑性应变为控制参量,提出了一个循环载荷下含裂纹船体板的CTOD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了裂纹尖端累积塑性应变、平均应力、裂纹长度等相关因素影响;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基于累积塑性塑性应变、平均应力比以及裂纹长度的两阶多项式。研究表明,基于累积塑性应变的CTOD计算模型为正确评估循环载荷下船体板的累积塑性破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3.
付中敏 《水运工程》2015,(7):114-118
软体排边缘床面易受不利水流冲刷下切,当冲刷下切强度超过排体变形能力时,软体排排边会出现变形破坏。分析了护底软体排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水流条件、河床组成、软体排自身结构、余排宽度及施工工艺等。探讨了护底软体排破坏的力学机理。提出在排边一定范围内抛投一定密度的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能削减排边近底层的流速及紊动强度进而减弱或抑制排边冲刷,从而维持软体排结构安全及坝体稳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4.
崔衍强  王歆  张干 《水运工程》2015,(11):33-37
大圆筒防波堤服役过程中受到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复合作用,并且不同的大圆筒结构因为直径及入土深度的不同,对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复合作用的承载力也不同。采用Swipe加载模式,基于位移加载控制模式数值模拟了不同入土深度与直径比的薄壁大圆筒结构的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水平方向承载力线性增大,竖向承载力先期增速较大,后趋于稳定;当入土深度较小时,大圆筒薄壁结构两侧地基出现塑性贯通区,当入土深度较大时,两侧的塑性贯通区变为一侧出现;地基破坏时的水平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承载力包络线呈外凸的椭圆形,随着大圆筒结构入土深度的增加,椭圆的半径增大;归一化的极限承载力变化趋势相同,得到偏于安全的承载力破坏包络线方程。  相似文献   
155.
侯海量  仲强  朱锡 《船舶力学》2015,(6):723-736
为探讨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设计,在弹道冲击响应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金属背板支撑的陶瓷复合装甲,以金属背板发生碟型变形-剪切-花瓣型失效为分析对象,建立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侵彻过程的近似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了弹体的侵蚀失效及陶瓷碎片脱离弹头表面,向侧向和反冲击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中金属背板的动态冲击响应及失效,陶瓷/金属复合装甲的弹道极限速度计算公式和弹体的剩余速度计算方法,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6.
针对目前进行的比较多的套管射孔完井,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定向油井井眼围岩岩石受力的应力状态和射孔孔壁应力分布,考虑井眼围岩应力对射孔孔壁应力状态的影响;根据Moh-Coulomb准则和Drucker-Prager准则分别提出两个地层稳定性指数的概念;并利用孔壁应力分布和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所建立的出砂预测模型;通过对W1油井的出砂预测,验证该模型预测结果与油井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7.
文章分析了板裂结构地质背景及板裂介质岩体特征,研究了板裂围岩破坏模式及力学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利用随机有限元模型对板裂结构屈曲破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8.
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路面结构设计、厚度设计、配合比设计及路面现场施工等方面提出提高路面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9.
冷补沥青混合料工作机理与特点冷补沥青混合料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许多国内自主品牌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在新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相似文献   
160.
我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建立在我国缺乏沥青和经济基础较差的国情的基础上,自行发展起来的。可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沥青路面的结构类型和设计方法进行反思,不得不对我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国际上的作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