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4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3853篇
综合类   1428篇
水路运输   1669篇
铁路运输   1014篇
综合运输   4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由国家科技部立项目、住房地城乡建设部主持、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牵头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6个课题,经过3年的艰苦研究,近日已有4个课题通过了专家(技术)验收.  相似文献   
112.
2009年,中央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央企业总共获奖104项,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1项。  相似文献   
113.
日前,2010年全路科技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致信会议强调,从现在起到2012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铁路科技工作的任务极其艰巨,使命极其光荣。全路科技系统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铁路现代化这个主题,立足建设和运输两个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4.
《铁道学报》2012,(3):1
<正>"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以及铁道部党组《关于加强铁路技术创新的决定》,经铁道部党组同意,将原"铁道部部级科技进步奖"的工作正式移  相似文献   
11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轨道交通核心技术CBTC研发及示范工程"于2012年9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项目暨课题验收会,顺利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专家组一  相似文献   
116.
西安双翼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美国Fatigue Technology Inc(FTI)在中国地区唯一正式授权的代理商,全面负责该公司产品与技术的推广、支持和服务。FTI获得ISO9001:2008/AS9100C的认证,是世界500强企业PCC的下属公  相似文献   
117.
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建设部2011年科技示范项目"北京地铁绿色施工和信息化管理",1月13日通过验收,此举标志着全国范围内施工管理获奖发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8.
魏牌高山MPV     
《汽车之友》2023,(11):14-15
魏牌MPV品类首款产品一一魏牌高山MPV在广州上市,推出3款车型,其中四驱尊贵版33.58万元、四驱旗舰版37.58万元、四驱行政加长版40.58万元。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魏牌高山有着首屈一指的平台、空间、安全、智能科技、舒适品质、驾乘体验,我们,没有对手,我们,正面硬刚百万级MPV。”长城汽车聚集1600多人的国际研发团队,历时数年的沉淀,让魏牌成为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标杆。  相似文献   
119.
童幸 《上海汽车》2023,(2):45-48
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全业务链数据化,作为研发部门,需要积极构建自身的信息化体系。文章结合汽车行业研发管理特性,从研发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入手,引入了贴合需求的工业云平台解决方案,结合发展目标进行展望,对研发管理数字化建设进行充分思考,助推研发制造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