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研制的稀土改性沥青,经实际试用,形成的路面质量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社会效益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通过实验比较制备纳米CeO2粉的HCl和HNO3溶解法。结果表明:用HCl溶解法溶解比例不超过25%,而且原料消耗大,产生氯气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合批量生产;用HNO3溶解法,当温度为35~50℃,HNO3浓度为7.0~8.5mol/L,VH2O2:VHNO3=0.125,反应时间60min时,溶解比例大于90%,并且节省原料,无污染,得到的纳米粉颗粒均匀(粒径为30~40nm),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3.
着重研究了实验室模拟海水和天然海水中锌腐蚀产物的电化学特性。采用阴极极化法研究腐蚀产物的特性,以循环极化曲线评估腐蚀产物中锌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由碱性羟基氯化物组成,而该物质能提高腐蚀产物层的致密度。从循环极化曲线中回滞圈的面积Q可求出试样表面被腐蚀产物包覆的面积,且发现在实验室和现场海水试验中,该值都随锌暴露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结果表明,腐蚀产物致密因子C=Q/Icorr对表征腐蚀产物附着层对氧扩散的屏蔽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稀土钢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用钢轨面对更加苛刻的服役条件。提高钢轨质量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国内资源相当丰富的稀土元素对钢轨进行处理。本实验是用稀土处理3种不同成份的钢轨,结果钢轨的耐磨性和抗剥离性能都提高了。实验结果表明:钢中加入稀土之后,夹杂物变性了,晶粒细化了,珠光体片层间距也减小了。由于稀土与其他合金元素的交互作用,钢轨在服役中塑性变形能力和冷作硬化能力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35.
36.
三氧化铬和亚硝酸钠影响高铁血红蛋白形成的实验研究山东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250012)童振蔡章金铬化合物中毒主要由六价铬所致,铬作业工人可患铬鼻病〔1〕、皮肤损害、肺癌及肝肾损害〔2〕等。六价铬是强氧化剂,以其性质,能使血红蛋白变性成高铁血红蛋...  相似文献   
37.
朱厚军  仇进  金岑  贺必新 《船电技术》2007,27(5):319-320,324
本文通过动力学参数测试,析气实验研究了添加稀土金属对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8.
铁铝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相组成可分为α-Fe(Al)、Fe2Al或α-Fe(Al)+Fe3Al双相组织,并且各相具有不同的相结构.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和设备,对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相组成及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中的铝含量对其相组成、相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从而对其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采用双室高真空磁控溅射装置在溅射功率60 W和工作气压0.5 Pa下直流磁控溅射沉积了调制比为1,设计调制周期18.0 nm的Fe/Ti纳米多层薄膜.利用横截面透射电镜(X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及小角和广角X射线衍射(SA/WAXRD)分析退火初期的扩散行为.实测调制周期16.2nm,原始沉积Fe/Ti纳米多层薄膜由交替生长的纳米多晶α-Fe和α-Ti组成,调制界面清晰.Fe/Ti纳米多层薄膜热失稳过程包括亚层间的扩散、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和长大3个阶段.退火温度为473 K时,保持与原始沉积相同的成分调制结构;退火温度升高到523 K,Fe与Ti亚层间发生互扩散,成分调制结构破坏,但相变未发生;达到最高退火温度623 K,过饱和固溶体α-Fe(Ti)和金属间化合物FeTi形成.  相似文献   
40.
新型杂多化合物抗禽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杂多化合物(PTW)抗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结合MTT法检测PTW对MDCK细胞的毒性和对禽流感病毒(H5N1)的抑制作用;以H5N1感染的小鼠为实验模型,检测PTW对H5N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PTW对MDCK细胞的最大无毒质量浓度为190.55 mg/L,半数致死质量浓度为909.9 mg/L;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TW对禽流感病毒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3.49 mg/L,治疗指数(TI)为67.44;体内实验显示PTW对H5N1感染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5 mg/kg剂量组对H5N1感染小鼠的肺炎抑制率达166.16%,生命延长率为28.36%。结论PTW对H5N1禽流感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