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19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486篇
铁路运输   89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滑坡体结构发展趋势的链式原理,建立起滑坡为结构体的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滑坡属于地质力学的范畴,建立适当的力学结构模型,进行理论上的应力应变分析。通过灾害链式理论的指导,具体分析降雨对滑坡体发育的链式过程,发现滑坡体发展趋势,并通过有限元进行模拟,推测滑坡体稳定的极限状态,在降雨发生情况下,判断滑坡体是否处于稳定或即将出现滑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根据机车驱动系统中端齿薄板联轴器的设计要求,通过理论分析、编程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了该端齿薄板联轴器的平衡原理、平衡类型和平衡试验方法;对端齿薄板联轴器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进行了分析计算;运用解析法编程计算了该联轴器中二十孔孔组的位置偏差及尺寸偏差对端齿薄板联轴器平衡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由上述...  相似文献   
83.
针对重庆乌江某电站重件码头选定港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条件,在长江上游重件码头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码头平面布置采用"陆域工作平台+起重机安装平台+系靠船墩"的新型布置方式、重大件装卸采用"垂直起吊+360°全回转装卸"的工艺方案和系靠船采用船闸固定式系靠船柱水工结构方案,可实现重庆乌江流域最大水位落差20 m和日变幅达5m停靠船及装卸作业的要求,同时解决了港址后方陆域条件差及最大起重高度达73 m等难题,对后方陆域条件受限制的大水位差内河码头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船舶绿色电源PEMFC及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源与环境制约了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绿色船舶成为当前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作为绿色电源在船舶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是一种多输入的电化学反应装置,影响因素较多。该文在验证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稳态建模正确性的基础上,通过稳态建模,利用MATLAB对影响PEMFC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最后,在PEMFC的控制和设计上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门机属于码头场地等通用装卸设备,货种有用抓斗装卸的矿石、粮食、化肥等散杂货和用吊钩装卸的钢材、机械设备、木材、箱装件杂货等。在作业过程中,吊钩等取物装置应平稳对准货物的吊点,所以,要求回转制动器平稳制动,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要从零缓慢增大,不得用最大制动力矩直接制动,否则,会造成取物装置摆动而无法挂钩,或起吊的货物摆动过大造成货物洒落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86.
可回转多桨推进因机动性好、控制效率高成为无人船重要的推进方式,但其运动控制相对复杂,须对其运动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在可回转双桨电力推进船舶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船舶分离型运动建模方法,分析可回转四桨推进无人船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纵荡、横荡和艏摇三个自由度上的作用力,建立可回转四桨船舶的推进与回转运动模型,导出无人船运动线性响应方程。选取了4种典型的螺旋桨组合工况:(1)仅船首两桨工作;(2)仅船尾两桨工作;(3)四桨同时工作;(4)仅右舷两桨工作。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无人船的回转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无人船在工况(4)下的回转能力最佳,回转半径约为8 m;在工况(1)下的回转能力最差,回转半径约为50 m。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运动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对于船舶全回转推进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大马力拖轮上得到了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88.
众所周知,怠速法适合用于检测机械控制的传统化油器发动机汽车的排放,但不适合用于采用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燃油定量闭环控制技术的发动机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现代汽车。所以,GB18285-2005规定,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也可采用简易工况法。  相似文献   
89.
此文介绍全回转船舶在航行中螺旋桨缠绕异物时,巧妙地利用Z型动力装置自身功能,排除螺旋桨缠绕物,提高船舶安全性。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回转体零件CAPP专家系统中的夹具设计模块,附加在已有CAPP专家系统后,起一种“后处理”的作用,必要时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系统。程序采用人工智能语言Prolog编写,可在微机上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