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68篇
公路运输   579篇
综合类   405篇
水路运输   100篇
铁路运输   218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基准、摊铺、碾压等施工技术对平整度的主要影响方面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2.
道路桥梁斜缝减缓跳车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北方交通》2013,(6):93-95
对车辆经过道路桥梁横缝及斜缝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道路及桥梁中的接缝若与其横断面方向成一定的角度、避免横缝,则可以缓解跳车现象,同时对斜缝角度的大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应用BP神经网络,对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桩径、桩长、入土深度、桩侧摩阻力加权平均值、桩端阻力平均值等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影响。对混凝土预制桩单桩静载试验资料进行分析和取样,将包含上述参数的样本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形成数据对,采用三层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输入层为各参数,输出层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通过参数分析,能够得出各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比较合理的单桩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4.
低模量高伸长率硅酮密封胶在混凝土接缝防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一种室温同化、低模量、高伸长率硅酮密封胶。其固化后邵氏硬度约为10.100%拉伸模量约为0.21MPa,伸长率达1250%,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这种密封胶对混凝土具有牢同的粘接性,位移能力达50级,主要用于道路、桥梁、机场、防洪防水堤坝、市政广场、体育场馆等混凝土建筑接缝(伸缩缝)的密封,具有长久防水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35.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有较多竖向钢筋需要连接.船闸工程由于结构的特殊性,竖向钢筋直径大且数量多.分析了船闸工程竖向钢筋连接工艺,总结了电渣压力焊接的施工工艺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6.
安增利  张宗军 《公路》1996,(7):51-5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行车平稳的主要因素之一,灌缝不好渗水后易使路面板产生错台和卿泥;若接缝中落入石子等硬物会导致板的拱起、破碎等病害,可以说接缝养护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防止路面板出现病害的关键环节。107国道泰安段1988年建成通车,施工时采用沥青灌缝,通车不久填缝料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散失。为找到较理想的填缝材料,我们在养护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路面接缝填充料必须具备以下特点:(0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板的频繁位移,且不传递内力。m粘接性…  相似文献   
37.
比较了研究桥梁竖向振动响应的各种计算模拟模型,通过多组数值模拟计算,指出了各种因素对桥梁振动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了便于设计应用的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8.
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进行研究。以不出现主拉应力和最佳应力比为界限,确定合理竖向预应力值的范围,并给出竖向预应力设计步骤。分析了腹板开裂与否竖向预应力与纵向下弯预应力2种布束方式的优劣。竖向预应力筋合理布置间距建议值为30~50 cm。  相似文献   
39.
结合工程探讨开口钢管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承载机理,推导了考虑闭塞效应的桩端阻力理论公式,并与建筑桩基规范中的经验公式以及静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0.
高吉才 《世界桥梁》2002,(3):32-34,44
以连徐高速公路京杭运河特大桥为例,介绍了拱肋内倾的“提篮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竖转系统组成、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