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1052篇
综合类   700篇
水路运输   448篇
铁路运输   371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修复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中由于材料老化、裂缝开展等原因造成的损伤,提出一种基于Arduino智能平台和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特性)的智能修复控制系统,根据挠度及裂缝控制原理,设计智能修复控制装置。该装置由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组成,当检测到钢筋应变超过限值时,输出模块升高SMA丝材温度对梁体进行修复。为验证该智能修复装置的修复性能,设计对比梁A(无修复装置)与试验梁B(加装智能修复控制装置),在加载过程中对试验梁B进行3次修复,对2根梁的跨中挠度、钢筋应变及裂缝宽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破坏时试验梁B的跨中挠度、裂缝宽度均小于对比梁A,并且在3次修复中试验梁B的跨中挠度、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变最大回复率分别为31.0%、47.0%和71.5%。说明该智能修复控制装置可以监测试验梁受损情况并激发SMA材料对试验梁实施修复,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智能修复。  相似文献   
992.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SSSC)的黏结疲劳性能研究能为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的疲劳设计提供指导,为此,通过疲劳拉拔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筋材直径和应力水平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黏结疲劳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疲劳黏结应力滑移曲线、疲劳黏结刚度和疲劳滑移量;建立了疲劳上限对...  相似文献   
993.
为验证应变强化技术的S30408奥氏体不锈钢多次返修后的焊接稳定性,文章采用氩弧焊对焊接试板进行多次返修,通过预拉伸后的拉伸试验、弯曲试验、-196℃低温冲击试验和微观金相等试验。结果表明,S30408焊接接头经过多次返修后,其接头力学性能仍能符合制造标准,但多次返修后焊缝区以及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第4次返修后焊缝区的冲击值下降较为明显,因此用于低温产品时不建议进行多次返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teel FRP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omposite Bar,SFCB)与灌浆套筒(Grouted Sleeves,GSs)的界面性能,基于ABAQUS/Explicit引入材料损伤和接触模型,开展考虑表面肋的精细化有限元模拟.首先进行变...  相似文献   
995.
为进一步明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影响因素及现有约束模型适用性,收集了混凝土强度在6.2~188.2 MPa范围内的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海水海砂混凝土和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等1049组普通FRP/大应变FRP包裹圆柱的试验数据.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完善车辆的防伪功能,杜绝“套牌车辆”的出现,文章基于田口研究方法对具有防伪作用的车辆识别代号标签的工艺参数配比进行优化并验证。首先,在诸多工艺参数中确定涂胶克重、面材克重、荧光暗记比例三个参数为影响标签质量的变差因子,将剥离强度值作为观测值,环境温度作为噪声,建立L4正交矩阵进行试验。然后通过设计试验,得到在涂胶克重为40~50 g/m2、面材克重为50 g/m2、荧光暗记比列为5%时,标签无断裂和变形,质量最优的结论。最终通过子系统试验和整车试验验证,确定在采用优化的参数组合后,标签的质量成本、装配成本和不合格率大幅降低,使系统的稳健性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97.
开展路面长期性能观测对掌握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京沪高速为依托工程,制定应变计布设方案与监测方案开展路面应变响应信息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辆通过后,面层和上基层应变主要为压应变,其变化范围为0~25×10-6,下基层和底基层应变主要为拉应变,其变化范围为0~7×10-6;拉应变和压应变的交变点分布在上基层;路面结构内部应变随车辆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但应变随荷载变化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均呈现出结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变化特征,但在拉压应变交变点分布位置上实测结果和理论结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弯曲试验和劈裂试验,分析了水泥替代部分或全部矿粉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应变能密度理论能够比较准确的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使用水泥替代部分或全部矿粉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预测双层底船体结构单元的焊接变形,对于船体结构制造工艺设计和精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50 000 t级多用途船为对象,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实测建立了船体结构焊接的固有应变数据库,整理得到了一个简化的以板厚为参数的固有应变计算公式,运用基于固有应变的弹性有限元分析的焊接变形预测专用软件WSDP,对第6货舱的双层底结构焊接变形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固有变形数据库以及简化计算公式的实用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分析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对老化船舶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应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将损伤耗散余势和塑性应变理论相结合,建立船舶结构剩余极限强度低周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得到老化船舶结构极限强度随低周疲劳累积损伤衰减的规律.运用此模型,给出船舶常用Q235钢材和45钢材剩余极限强度随低周疲劳累积损伤衰减规律的工程应用经验关系式,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分析低周疲劳对老化船舶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