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242篇
公路运输   2574篇
综合类   1262篇
水路运输   748篇
铁路运输   1054篇
综合运输   19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简述鹧鸪江站近几年来,由于到达量大幅递增,而设备能力不足,造成待卸车积压,停时增大及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全局运输生产。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柳州车务段对该站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该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扩能改造的比选方案。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京广线上直达列车通过郑州站道岔改造设计几种方案的比选,确保提速调图后直达列车以80km/h速度顺利通过郑州站。  相似文献   
43.
地聚合物水泥作为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其使用性能及环境效益优于硅酸盐水泥,有望取代硅酸盐水泥,成为新一代建筑胶凝材料。本文重点叙述了地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历史、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目前研究热点、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重点与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45.
相较于贯通节理,岩桥的存在使非贯通节理岩体受力破坏过程更加复杂。为探明其对破岩影响,通过采 用 PFC2D建立单向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离散元模型,研究岩桥长度和倾角对岩体破碎模式、法向力、裂纹数 量及比能耗等参数的影响,揭示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特性。研究发现:岩体以张拉破坏为主,节理对裂 纹扩展的“导向作用”明显,裂纹扩展方向总是趋向于和其距离最近的节理;竖向应力水平随节理倾角增加呈现 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 45°倾角下达到最大值,应力区形状受到节理位置影响,两者具有一致性;完整岩体法 向力均值和峰值均大于节理岩体,节理对于破岩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60°、90°节理倾角下的比能耗值 明显低于其他节理组合,60°倾角下呈减小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25 mm 时取得最小值;0°、90°倾角下呈先减小后 增大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15 mm 时取得最小值。  相似文献   
46.
内摩擦角是黏性土最重要的工程参数之一,其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为研究泥质粉砂岩地区膨胀性黏性土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对取自广西良圻地区的土样,通过直接快剪试验获得24组包含含水率、塑性指数和内摩擦角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回归检验及诊断表明拟合公式合理.应用获得的公式计算取自安阳至邯郸地区的原状膨胀性黏土的内摩擦角,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47.
五里川至邓州段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小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完善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路网规划,功能定位,接轨和线路走向,地质选线,环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等影响因素,对五里川至邓州段线路进行了沿既有线、既有线北侧和既有线南侧3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提出了五里川至邓州段采用沿既有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针对和邢铁路如何跨越野沟门水库,重点研究铁路跨越水库选线时应具体考虑的各种因素.野沟门水库是以防洪、灌溉、养鱼、发电、旅游、工业用水等为用途的水利工程.根据野沟门水库的具体情况,从选线的角度研究了3个方案;从桥梁孔跨布置角度研究了2个方案.最终经全面分析比较,选出最经济合理的跨越方案.  相似文献   
49.
重载列车作用下隧道基底荷载特征及动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朔黄铁路三家村隧道基底在重载列车作用下的现场测试,统计分析了不同围岩区段基底填充层的动应力幅值,借助于静态换算土柱法,获得了基底的冲击系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列车-隧道-轨道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基底结构的动态响应及冲击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围岩级别下钢轨下方动静比平均值分布在1.8~2.08之间,道心处动静比平均值分布在1.0~1.1之间,钢轨下方的动静比约为道心处的2倍,理论计算与实测冲击系数误差最大为7.4%。另外,采用换算荷载推演大轴重列车的荷载特征是可行的,以此确定的基底填充表面的动应力约为120 kPa。  相似文献   
5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既有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的技术标准,对主桥采用连续钢桁梁桥、连续钢桁拱桥、简支钢管混凝土组合系杆拱桥三种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得出连续钢桁梁桥方案为推荐方案的结论。介绍连续钢桁桥钢梁结构设计、结构静力分析、钢梁安装方法和钢梁防腐涂装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