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41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雄激素受体可介导广泛的细胞活动,如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本实验试图确认雄激素受体(AR)存在于胰腺β细胞内,并研究其在1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形成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糖尿病第1天、第4周、第12周及第20周将模型鼠处死,同时设同龄正常对照。随着糖尿病的发展,以免疫荧光双标、免疫荧光三标、半定量RT-PCR检测AR表达的改变,并了解和胰腺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上调一氧化氮(NO)含量,促使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升高的信号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PKC抑制剂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及ICAM-1蛋白含量.结果 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NO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0.05).应用PKC抑制剂24 h,视网膜组织中VEGF、NO含量明显下降,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ICAM 1含量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ICAM-1较正常大鼠显著增高(P<0.01).而应用PKC抑制剂24 h,ICAM 1的表达明显低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P<0.01).VEGF、NO、ICAM 1的含量在二甲基亚砜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ICAM-1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通过VEGF/PKC/NO这一信号通路完成的.  相似文献   
223.
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DI组),DI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经腹部皮下注射,治疗5周后称重并计算心脏体重比(H/B);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①与NC组比较,DM组和DI组的H/B、TGF-β_1、collagen Ⅲ均明显增高(P<0.05);与DM组比较,DI组的H/B、TGF -β_1、collagen Ⅲ均下降(P<0.05).②心肌超微结构:DM组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增多,常有肿胀变性;而DI组病变轻微.结论 甘精胰岛素降低了心肌组织中TGF-β_1及collagen Ⅲ的表达,延缓了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进程,改善了心肌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224.
目的 探究国家标准化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在榆林地区的实践及获益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在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及6个月结束时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定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左右踝臂指数、内脏及皮下脂肪含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基线与纳入MMC 6个月后各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 经过MMC管理的糖尿病患者,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内脏脂肪、皮下脂肪的水平均较基线下降,空腹C肽较基线升高,均P<0.05;同时,6个月与基线比较,HbA1c达标率(35.21%vs. 13.71%)、综合达标率(13.97%vs. 7.26%)上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探究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301a(microRNA-301a, miR-301a)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2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外泌体中miR-301a水平;以miR-301a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高miR-301a组和低miR-301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earman分析miR-301a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相关性;用线性回归分析miR-301a的相关影响因素。随访患者2年,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比较2组的累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用COX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miR-301a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后心脑血管事件的水平-效应关系。结果 随访期间37例(17.54%)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低miR-301a组的hs-CRP水平和透析时长均低于高miR-301a组(P<0.05)。miR-301a与hs-CRP呈正...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人体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人体体成分分析,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的检验。应用倾向值匹配法将男性及女性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进行匹配,运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别在不同性别中研究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患者中,基础代谢率、躯干脂肪质量、去脂质量、去脂质量指数、骨质质量、水分质量、肌肉质量、骨骼肌质量、骨骼肌质量指数与FT3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中,脂肪质量百分比、脂肪质量指数与FT3及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去脂质量百分比、水分质量百分比、肌肉质量百分比与FT3及TSH水平呈负相关(P<0.05),基础代谢率与FT4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男性中仅FT3与基础代谢率、躯干脂肪质量、去脂相关体成分有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7.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成人、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者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中小分子热休克蛋白B8(HspB8)水平,研究HspB8与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G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GM者45例作为糖代谢异常组(AGM组),并根据OGTT结果将AGM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与AGM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22例为对照组(N组)。分别测定各组体质量、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浆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各研究对象HspB8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AGM组BMI、GLU、HbA1c、TG、CHOL均较N组高(P<0.05),AGM组HspB8 mRNA水平较N组明显降低(P<0.05);DM组HspB8 mRNA水平与IGT组及N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HbA1c及血糖水平与HspB8 mRN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DM组HspB8 mRNA水平明显降低,且与AGM之间存在相关性;HspB8的下降可能是导致AGM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为二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Pubmed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 Database)中下载糖尿病肾病基因芯片数据,将数据导入R语言、QOE、STRING、GCBI及GenClip等分析软件或数据库,分析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组的基因表达谱、基因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因及信号共表达网络等,筛选两组之间的关键节点基因。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有明显改变;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组织有844个差异表达基因;前20个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发现1个以TNNT2为核心的明显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等有关,且与MAPK信号通路关系密切。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相关,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9.
目的以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为对照,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非劣效性研究设计,纳入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糖毒性患者129例,即空腹血糖(FPG)≥200 mg/mL(11.1 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6)和对照组(n=63),研究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月,1月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2月;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月,1月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2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与3月后的血糖指标、体质量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bA1c平均降幅分别为4.03%和4.13%,两组间HbA1c平均降幅差值的最小二乘均数的双侧95%置信区间下限为-0.648%,大于预先设定的-0.65%的非劣效界值,提示主要疗效指标的非劣效性假设成立。此外,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FPG均明显下降(P<0.05),西格列汀组血糖达标时间、FPG、体质量、BMI下降均优于格列美脲组(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FPG<110 mg/mL(6.1 mmol/L)达标率更高(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体质量及BMI较格列美脲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伴高糖毒性而拒绝注射胰岛素者,在口服降糖药的选择上,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相比较格列美脲治疗效果更佳,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230.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27例ESRD患者(ESRD组)和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认知能力进行评分。采集rs-fMRI数据,应用DPABI软件计算ESRD组和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镜像对称体素间的VMH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VMHC值,得到两组间VMHC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并对ESRD患者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中央前回、中央沟盖、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颞上回、杏仁核、海马旁回、梭状回、岛叶VMHC值降低(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P<0.001,簇群P<0.05),ESRD组双侧顶下小叶平均VMHC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19,P<0.05),其他存在差异脑区的平均VMHC值与MoCA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ESRD患者在静息态下存在多个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其中双侧顶下小叶可能在其产生认知功能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