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贯通锚固式斜拉索锚固结构自从在屋代南、屋代北桥上首次采用之后,在低塔斜拉桥上得到广泛应用。介绍经改良后的抗滑锚头式索鞍结构在三谷川二桥上的应用及足尺模型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基础性试验、索鞍锚固装置的性能试验、拉力差传递变化等。  相似文献   
32.
以东苕溪大桥施工为背景,针对矮塔斜拉桥索塔施工中节段多,索鞍定位复杂的难题,提出了索塔采用大节段模板浇筑及定位索鞍的施工技术。将传统索塔施工模板进行了优化改装,使索塔浇筑节段由3~4.5 m提高至6~8.72 m,最终索塔施工完成后只有3个施工接缝,减少立模和混凝土的浇筑次数,提高了索塔整体混凝土表观质量。同时在模板改装中将索鞍三维空间设计坐标精准定位于模板相应的空间位置上,塔内索鞍安装定位只需用螺栓与定型组合钢模板连接牢固,解决了在高空测量定位作业空间受限、索鞍测量定位困难、定位精度低的难题,大大减少高空作业时间。为索塔施工及索鞍定位提供了新的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3.
结合一座矮塔斜拉桥设计、整体计算情况,为研究骑跨式索鞍局部受力状况,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矮塔斜拉桥索鞍区有限元模型,选取整体计算中最不利荷载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了桥塔索鞍区混凝土和索导管应力分布状况,分析索鞍处混凝土应力规律,对索鞍锚固区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四川省江油市哪吒悬索大桥设计的介绍,进一步探讨悬索桥设计中隧道锚、加劲钢桁梁、转索鞍等关键技术的设计要点,对悬索桥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主缆与索鞍间的滑移机理,给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必要基础,开展了试验研究以揭示主缆在不平衡力作用下的滑移行为及力学特征。制定了以两端张拉丝股模拟主缆平衡状态、以单侧顶推索鞍模拟主缆偏载状态的加载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模型及测试方法;考虑索股侧面摩擦及试验索股数目的影响,开展了共8种工况的试验测试,利用实测数据对索力发展特征、索股滑移行为、滑移时变效应及名义摩擦因数变化规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顶推索鞍初期所产生的不平衡力在索股间平均分配,随着不平衡力增大,索股相继滑移且滑移后基本维持其索力差不变;索股均已滑移后的缆力差的发展具有单向性,但残余缆力差相对较小;索股位移发展包括弹性变形、局部蠕动和滑移3个典型阶段;主缆滑移时变效应有限,即主缆滑移后仍具备较可靠的稳载能力;名义摩擦因数随索股相继滑移而增加的同时会引起较突出的索力不均匀性问题,故在主缆抗滑措施研究中尚需对该问题予以重视;侧面摩擦是索股分批滑移及索股数目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鉴于侧面摩擦显著的抗滑贡献,对其继续深入研究并充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多塔悬索桥主缆与索鞍间的摩擦因数取值可放宽至0.2。  相似文献   
36.
曹娥江步行桥为(35+37.5+100+37.5+35)m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半飘浮约束体系,桥面总宽7.5 m。全桥设置2根主缆,主缆采用锌铝合金镀层钢丝,抗拉强度1960 MPa。吊索采用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 MPa。主跨、边跨加劲梁为钢箱梁,锚固跨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为有上、下横梁的框架式混凝土结构,基础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桥梁采用“先梁后缆”的施工顺序,体系转换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主索鞍采用预偏技术施工,有效控制桥塔弯矩,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37.
无索鞍预偏施工悬索桥的主缆施工控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无索鞍预偏施工设计的悬索桥施工控制中主缆空缆状态、空缆标高等控制参数的计算问题,使用有限元程序ANSYS全桥统一建模,从link10单元初应变调整和单元生死功能入手,寻找结构的成桥内力状态,并从成桥状态出发,倒退至结构空缆,对应无索鞍预偏施工方法的空缆状态定义,调整结构受力,最终得到空缆状态的结构线形及内力参数。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无索鞍预偏施工控制中主缆线形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基于分段悬链线法和抛物线法的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及空缆线形计算的原理和方法。成桥线形计算内容主要包括主缆理论成桥线形计算、主缆无应力索长计算、主缆与主索鞍切点计算及主索鞍位置计算。空缆线形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索鞍偏移量计算、空缆理论线形计算及索夹安装位置计算。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抛物线法和分段悬链线法求解主缆成桥线形和空缆线形的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39.
矮塔斜拉桥索鞍混凝土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矮塔斜拉桥索塔应力进行分析,采用接触单元模拟斜拉索与钢管之间的接触关系,探讨分丝管构造索鞍处混凝土应力分布规律,并对索鞍处的配筋设计及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0.
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为主跨766 m的独塔地锚式悬索桥。由于取消了香格里拉岸的桥塔,中跨主缆仅通过索鞍支承、转向及散索后锚于锚碇,该索鞍不仅需具备主索鞍的支承功能,还需具备散索和纵向活动功能,其功能及受力要求均较高。结合该桥建设条件,提出一种主要由鞍体、辊子组、承板、格栅等构成的新型复合索鞍,其中,鞍体承担支索、转索和散索的作用;辊子组连接于鞍体与支墩之间,当中跨主缆缆力发生变化时,辊子发生滚动;承板布置在辊子组的顶面和底面,与辊子组接触;格栅预埋在支墩顶面,将索鞍传递的竖向荷载均匀分布到混凝土中。经有限元和试验验证,新型复合索鞍鞍体最大等效应力为151.8 MPa,辊子与承板之间的最大接触应力为578 MPa,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