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survivin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的SD大鼠120只,构建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及药物组。采用后肢神经运动功能(BBB)评价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survivin蛋白及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分析各组survivin及Caspase-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人参皂苷Rg1的干预可以使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升高,AIF阳性细胞数减少、survivin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多、survivin及Caspase-9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促进survivin蛋白的表达来抑制Caspase-9表达以及降低胞质AIF的水平介导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2.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最严重的类型,易引发高截肢及死亡率。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VT)为目前下肢动脉CTO的主要治疗策略,但由于CTO病变复杂程度高,常导致手术成功率较低且并发症发生。分析下肢动脉CTO的特征,建立一个有效预测下肢动脉CTO血运重建成功率的分级或评分系统,有助于制定合理治疗策略及评估获益/风险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的一些分级及评分系统,包括钙化分级(PACSS、PARC、TAC)、CTOP分型、Infrapop-CTO评分及J-BTK CTO评分等。其中PACSS分级及PARC钙化分级适用于髂股段、股腘段及膝下动脉段钙化评估;TAC分级适用于膝下动脉段钙化评估。随着下肢动脉钙化分级增加,其CTO病变的血运重建成功率呈下降趋势。CTOP分型是依据下肢动脉CTO近远端纤维帽形态所研发,其Ⅳ型顺行介入成功率低。Infrapop-CTO评分及J-BTK CTO评分适用于预测膝下动脉段CTO血运重建成...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正常和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直接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 ,研究 1 0 - 8mol/LCGRP对家兔正常右房肌、左室肌和缺血左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1 0 - 8mol/LCGRP可使家兔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的APD95和APD50~95明显缩短 ,加速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明显减小缺血左室肌AP异常复极程度。正常条件下 ,右房肌的APD95和APD50~ 95分别由用药前 (2 0 6± 8)ms和 (1 1 0± 8)ms缩短为 (1 96± 4)ms和 (99± 5)ms(P <0 0 5) ;左室肌的APD95和APD50~95分别由用药前 (2 67± 1 3)ms和 (54± 6)ms缩短为 (2 59± 1 2 )ms和 (45± 4)ms (P <0 0 5)。缺血条件下 ,1 0 - 8mol/LCGRP加入后 5min ,APD50 /APD95 由 (68 0± 4 5) %增大为 (75 0± 4 2 ) % (P <0 0 1 ) ;APD50~95由 (67± 8)ms缩短为 (45± 6)ms (P <0 0 1 )。结论  1 0 - 8mol/LCGRP可加速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延缓缺血左室肌细胞AP复极的异常改变 ,改善缺血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水飞蓟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IL-6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低剂量药物组(L组)、高剂量药物组(H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浓度,ELISA检测肾组织细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浓度,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脏IL-6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 IR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胞核NF-κB、胞质IL-6表达均较S组明显升高(P<0.05),L组、H组较IR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及胞核NF-κB、胞质IL-6表达降低(P<0.05),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进一步降低(P<0.05);IR组较S组肾小管损伤重,L组及H组肾小管损伤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并随着给予浓度的增加而损伤程度进一步减轻。结论水飞蓟素可以减轻大鼠IRI,能够抑制细胞质IL-6、细胞核NF-κB表达,并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或进一步沉默Omi/HtrA2表达时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影响,探索相关抗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分组(对照组、H/R组及各浓度的EPO干预组)处理后,酶标仪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Omi/HtrA2蛋白表达变化;并观察Omi/HtrA2在胞质和线粒体的表达变化(转位情况)。再经脂质体法将Omi/HtrA2特异性siRNA干扰片段转染至H9C2细胞中,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siRNA对Omi/HtrA2表达的沉默效应后,分组同前干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率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与H/R组相比,EPO干预组细胞上清液LDH释放减少,cleaved caspase-3表达减弱;H/R组Omi/HtrA2蛋白表达在胞质中表达较对照组增多(向胞质发生转位),而EPO(20IU/mL)组其胞质转位减少。经siRNA干扰后,与H/R组相比,LDH释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可能通过减少Omi/HtrA2蛋白的转位,抑制caspases-3通路激活,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利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离体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再灌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在缺血和再灌注中,因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心肌传导时间尤其是跨壁传导时间延长、心外膜下心肌至极离散化和心肌兴奋性的不均一化等变化而引起的折返激动,可能是这一模型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0μmol/L利多卡因在此模型中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途径,可能与降低心肌兴奋性、成慢心肌传导速度,从而阻断折返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8.
39.
高压氧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观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呼吸功能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ost组和IPC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升高(P<0.05);I-post组与IP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呼吸功能及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