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6篇
  免费   186篇
公路运输   1506篇
综合类   1394篇
水路运输   1287篇
铁路运输   1116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动汽车直流动力源的特殊性和对驱动性能的高品质要求决定车用DC/DC变换器要有稳定的电压、电流输出。针对DC/DC变换器在车辆行驶状态切换过程中呈现的严重非线性问题,提出了电流环沿用传统PI控制,电压环采用模糊PI控制的双闭环斩波控制方案;在分析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变换器自身的变结构特性,设计了模糊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控制方案可有效提高变换器的鲁棒性,减小输出电压波动。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H形斜拉桥上横梁进入有限塑性状态,从而减轻桥塔结构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以截面曲率作为评价桥塔地震损伤状态和损伤的主要指标,对混凝土上横梁和钢箱上横梁的耗能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应用标定的截面曲率损伤指标,探讨了桥塔结构横桥向从屈服到破坏的过程,对桥塔的4种损伤状态进行评估,其方式是可行的;2)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下横梁端部及中塔柱顶部最早进入塑性状态,而中塔柱底部截面最晚进入;3)通过考虑混凝土上横梁进入有限塑性状态,可优化桥塔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延缓易损截面发生破坏的时间;4)通过控制钢箱上横梁屈服弯矩水平,在强震作用下,构件率先进入塑性状态,发挥滞回耗能作用,降低结构横向刚度,桥塔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3.
主要介绍重庆市目前的机动车污染状况及I/M制度的组成结构;强调实施I/M制度的重要性;对重庆市I/M制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加强I/M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4.
我国行人伤亡事故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5.96%,其中下肢是最容易受伤害的部位之一.本文通过对于行人事故的特征和人体膝部损伤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冠状面内的膝关节变型咬合生物力学模型,给出了动态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在适当假设的情况下,通过EEVC WG10给定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在低速撞击情况下,关节相对侧向倾角和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关节头受力和损伤的关系.所得结论可为我国开展行人事故损伤研究和车辆的行人安全性设计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李辉 《专用汽车》2004,(5):40-41
介绍了PRO/E软件中骨架模型功能在自卸车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6.
目前高速公路监控外场设备串行通信中对速度、功耗、成本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某些应用场合要求低成本实现红外线数据通信(Ir-DA),为适应应用,选择了MAXIM推出的与SPI/Microwire相兼容的微型通用串行通信接口MAX3100,做为高速公路外场设备串行通信待选芯片.介绍了该芯片的新特点和高级性能,并以其独特的低成本红外线数据通信模式为例,介绍了它与8051单片机接口的典型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77.
公路桥梁基于模型修正理论的损伤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构安全状态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结构损伤用系统刚度矩阵参数的变化来描述。从结构模态力余量出发,首先寻找结构的受损伤影响的自由度,然后在误差矩阵范数极小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修正矩阵的反复迭代优化,识别结构的损伤的程度。通过对一悬臂梁的模拟损伤识别,考察运用理论模型修正技术进行桥梁结构损伤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路基原状黄土细观结构损伤规律的CT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可同步进行CT扫描的三轴仪,对路基原状黄土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从CT数和CT图像两方面分析了不同受力过程中黄土细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增大,土体中的大孔隙逐渐闭合,试样平均密度在增大;当土颗粒产生剪切位移时,土样发生剪胀,土体的原始结构完全被破坏。  相似文献   
79.
根据驼峰信号微机监测采集数据实时性强的特点,在分析以往监测系统软件框架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UC/OS-Ⅱ,实现一个监测项对应一个采集任务的软件设计新思路,从而达到了简化程序编写,提高实时性,优化程序框架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定义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参量,并在分析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过程的基础上,定义新的疲劳破坏标准。然后通过三分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基于损伤理论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重合性检验表明,该损伤疲劳模型与荷载控制模式无关,从而可以更合理的评价混合料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