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3篇
  免费   186篇
公路运输   1233篇
综合类   877篇
水路运输   268篇
铁路运输   1053篇
综合运输   2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2003年以来,我国铁路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伴随大量的新线、新客站开工建设,大跨度、高层建筑工程不断发展,限于特殊地质条件,为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量,桩基工程出现2大特点:超大吨位、超长。很多工程单桩设计承载力超过几万kN,且还在不断  相似文献   
52.
<正>地质雷达检测是近年来应用于浅层探测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快速、无损、连续检测,并以实时成像的方式显示探测结果,分析、解释直观方便。地质雷达由于探测精度高、样点密、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青睐。使用  相似文献   
53.
<正>1工作原理地质雷达(GPR)是利用超高频窄脉冲(106~109Hz)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规律的一种无损检测设备,能使用户快速获得相关探测区域的详细信息。地质雷达系统采集数据时,天线发射端向测量表面以下发送球面波形式传播的电磁波。同时,天线接收端接收不同电介质特性的  相似文献   
54.
北京地下直径线大断面超浅埋暗挖段地面沉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1.1施工技术原理浅埋暗挖法沿用了新奥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复合衬砌,初期支护(简称初支)承担全部基本荷载,二次衬砌(简称二衬)作为安全储备,与初支共同承担特殊荷载;采用多种辅助工法,超前支护,改善加固围岩,调动部分围岩自承能力,采用不同开挖方法及时支护封闭  相似文献   
55.
在武广高速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岩溶地质特性,通过对不同类型岩溶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相应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关施工工艺既保证超前处理、成孔、灌注混凝土等施工作业环节的时效性、连续性,又满足桩基质量验收标准,满足工后沉降的技术要求,为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6.
以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地质综合超前探测中超长炮孔法的应用为例,总结了超长炮孔法的孔数等要素与开挖断面尺寸、安全岩盘厚度、工作面前方及周边地质复杂程度的密切关系,提出了超长炮孔法工作布置、超长炮孔要素等探测方案的确定方法及其在复杂岩溶隧道地质综合超前探测中的应用,完善了复杂岩溶隧道工作面前方和工作面周边地质综合超前探测的安全理念。  相似文献   
57.
在以往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一般是采用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质信息。通过实践知道,仅仅依靠单一预报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很多隧道中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单一方法不能提供全面的预报信息,可能造成地质危害的漏报和误报。为了解决单一方法不全面的问题,根据预报对象的地质特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预报手段进行预报,结论相互印证,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质预报信息,这就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例使用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探测,通过预报结论和实际开挖对比分析,通过预报结论和地质信息之间的对比,得到最佳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58.
铁路隧道钻探中,由于地层情况复杂及工艺选择不当,往往导致成孔困难和取芯达不到地质要求.以兰新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分析了复杂地层钻进中的困难,提出在注重地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新型泥浆、双级单动钻具及底喷型钻头等多种措施的综合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59.
大支坪隧道和野三关隧道是宜万铁路上岩溶极为发育、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隧道,隧道通过地段分布有复杂的岩溶管道群和溶隙群,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等严重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反复攻关和实践,总结出了"释能降压"的溶腔处理技术,针对隧道通过地段山体水系和岩溶异常体水文地质的具体情况,运用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对溶腔探测定位,并据此进行泄压引导线路的规划,接着在相应的安全监控及配套措施得到可靠落实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时机对岩溶异常体进行揭示爆破,然后根据溶腔内水与充填物的不同情况,对溶腔进行清理、封闭和防排水等后期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0.
为了确保桩身曲线判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多个工程实例,通过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桩底反射识别、桩身曲线比对,并结合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和开挖验证、调查资料等方式,对低应变法检桩中的地质效应及处理作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声波透射法比低应变法更适宜检测完全嵌岩桩、柱桩;桩底反射波相位与基桩设计承载性状无必然关系;需考虑桩周地层波阻抗变化对低应变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