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96篇
  免费   523篇
公路运输   13741篇
综合类   5749篇
水路运输   8819篇
铁路运输   5826篇
综合运输   1384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2191篇
  2013年   1924篇
  2012年   2805篇
  2011年   2383篇
  2010年   2250篇
  2009年   2495篇
  2008年   2623篇
  2007年   2167篇
  2006年   2026篇
  2005年   1687篇
  2004年   1860篇
  2003年   1759篇
  2002年   1246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715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3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防车辆事故工作是以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很广。在汽车、人、交通环境系统中,人的因素稳定性最差,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车勤人员的相关能力,是做好预防车辆事故工作的重要举措。 提高干部科学管理能力 干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其素质高低对管理效能起着……  相似文献   
72.
73.
问:我国汽车安全检测工作的现状如何?为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水平,国家有无专门的检测技术研究机构? 答: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由于机动车数量少,检测工作以车管部门为主自行检验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机动车检……  相似文献   
74.
75.
76.
石是 《汽车运用》2002,(5):38-38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视线盲区。视线盲区可分为固定视线盲区、人为视线盲区和随机视线盲区等3种。它们对车辆行驶潜伏着巨大的危害,务必要慎重对待,严加防范。 固定视线盲区。这主要是受公路线形、路旁建筑物等影响而形成……  相似文献   
77.
《上海地方交通》2005,(11):15-19,7,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78.
最初的道路交通标线是用油漆刷涂在路面上.以规范车辆的行驶,引导车辆顺序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溶剂型涂料外,热熔型涂料敷设的标线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标线涂层上撒布有玻璃微珠.还具有反光性能,有效地提高标线的视认性。但是,普通的反光标线有其致命的弱点,在下雨天的晚上,路面上覆盖有层薄薄的水膜.阻碍了标线的逆反射,使汽车大灯照射的光线呈镜面散射到其它方向,而不是回归到驾驶员的眼里(见图1)。  相似文献   
79.
根据历年统计资料,在铁路行车事故中,调车事故约占70%,因此铁道部决心防止调车作业事故。近年内广泛采用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大规模普及自动化驼峰,使调车事故发生频率得到有效遏制。但比较起站内调车而言,越出站界调车和跟踪出站调车这两种须占用区间的调车作业,值得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现对此两种调车作业的性质、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规定作一些分析探讨,以期对现场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0.
面临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及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为确保运行安全,牵动了铁路的各项基础设施、机具运用、运输管理的“提质提标”。当然,也势必辐射到篷布的运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然而,就目前篷布运用管理状况,无论是技术条件、管理模式,还是工作环境、作业标准,已亟不适应“提速”的技术、安全和管理的要求。因此,面对铁路发展的宏观要求,务必从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上,研讨篷布运用管理滞后于“提速”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