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955篇
综合类   647篇
水路运输   56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3车道连拱隧道施工引起围岩位移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三导洞施工对大跨度3车道连拱隧道围岩位移的影响,对某高速公路3车道连拱隧道施工进行实态建模,采用可以准确模拟岩土材料塑性屈服流动的有限差分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弹塑性数值模拟,得出大跨度3车道连拱隧道开挖过程中周围地层位移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软弱围岩的双车道公路隧道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陈炽昭 《公路》1993,(5):29-34
为了解新奥法修建大跨度公路隧道时围岩的支护机理,进而探讨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软弱围岩中大跨度隧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以检验掌子面支护效应的存在与范围,初始地应力和围岩参数与计算对比的可靠程度以及围岩的破坏形态、部位和范围。试验结论认为,围岩的初始应力符合σ_x=(μ/1-μ)σ_y的关系,三维有限元分析毛洞的位移曲线与实测值吻合,掌子面支护效应最有效范围是距掌子面约0.7D(D-毛洞宽)范围内,围岩的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有一个塑性软化变形的阶段,试验与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广珠公路二期改建工程钟村至林头桥段全长10.7km。该路段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路基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沿线大部分经过水稻田、鱼塘)影响,处于中湿和潮湿状态。除林头桥附近1.4km和慢车道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石屑外,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技术》2005,(1):27-27
在日本,电动自行车1991年才得到政府的认可。1993年11月,雅马哈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早的电动自行车,并于1994年开始批量生产,此后本田、三洋和松下等知名企业也参与到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中。电动自行车在日本不需要上牌。在日本的首都东京还建有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在各地铁口处都停有大量的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5.
路上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路上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车辆到达流的随机特点,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起以收费系统费用损失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求得在不同ETC技术使用率情况下的最佳车道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海拉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先进的采用成像传感器的车道识别系统,该系统有望在2006年投入市场,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汽车驾驶员可以根据图像来控制汽车的行驶。这种系统可以在汽车行驶时采集汽车周围区域的可视数据,并且在汽车偏离车道时提醒驾驶员注意。  相似文献   
18.
影响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车道封闭型式、大车率、坡度、作业区长度是很重要的几个因素,章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微观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议将29m宽路基的高速公路四车道路幅横断面改为六车道路幅横断面进行布置,对较窄的中央分隔带采用水泥混凝土防撞墙结构形式,拟定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宽度。提出路面排水、中间带的绿化及防眩措施。供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断面形式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影响区开口长度及流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2种断面形式的高速公路出口,分别设计了3种不同的开口长度,结合3种不同流量条件设计了18个不同的驾驶模拟场景。实验招募30名被试者开展模拟驾驶实验,提取不同开口长度及流量条件下各断面形式高速公路出口的车辆行驶轨迹、换道间隙的选择、减速度、最小 TTC (Time to Collision)等驾驶行为特性参数,综合分析基于驾驶行为数据对不同开口长度的行车风险。结果表明:两种断面形式下,开口长度对于车辆在开口段上的换道点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两种断面形式下,1500 m的开口长度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驾驶人的换道需求;在换道间隙选择中,大都集中在5~6 s,分离式断面下的开口长度对于低于临界间隙的换道间隙出现的频次具有显著影响;流量及开口长度对于最大减速度及TTC最小值和分布位置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分离式断面下的最大减速度和最小TTC相较于整体式断面更小;此外,整体式断面中内侧3车道的行车风险低于分离式断面,分离式断面中外侧车道的行车风险低于整体式断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