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3篇
  免费   146篇
公路运输   1778篇
综合类   1315篇
水路运输   876篇
铁路运输   682篇
综合运输   1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102.
为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多组室内试验,研究了砂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等关键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其数值的选取除了需考虑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富余值较设计强度高出许多,可以通过提高用水量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用水量提高7~15 kg/m~3,其强度下降值仅3~5 MPa;机制砂混凝土须通过消泡剂、引气剂、降粘剂、保塑剂等小料复配技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成果将明确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优化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设计理论,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3.
为解决盾构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开挖面应力释放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一种既有的体积损失率迭代求解应力释放率的方法,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掌子面不同软硬岩比例、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应力释放率变化趋势,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在盾构隧道掘进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分界面的过程中,围岩的初次应力释放率范围基本保持在24%~36%,且随掌子面硬岩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 2)相对于围岩条件而言,埋深对应力释放率的影响更小。此外,在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全过程模拟中,根据围岩变化情况随不同开挖步动态调整应力释放率这一做法较全程取一固定应力释放率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4.
加装风帆是船舶节能的有效途径,但风帆助航会影响船舶主机和其他系统的运行状况,对船舶能效的影响主要来自主机工况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加装风帆后对螺旋桨工作特性的影响,推导出了计算主机油耗率的方法,并使用某超大型油轮(VLCC)的相关参数进行验证计算,证明此方法简单实用,可为计算风帆助航船舶能效指数EEOI等相关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水道港口》2016,(3):237-241
悬沙输运是近岸水域地形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悬沙在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下有着巨量的输运。文章构建了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Roe-MUSCL有限体积悬沙输运数值模型,其中心思想是使悬沙浓度求解过程同步且具有高分辨率。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将每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单元作为控制个体,分别在各三角形单元上对控制方程进行Gauss线积分离散,采用二阶MUSCL重构格式和Roe型数值通量形式对控制方程进行空间离散,采用一阶向前差分格式的时间离散方法,通过对扩散项的平衡处理,建立了能够适应复杂地形和水动力条件下的高分辨二维有限体积悬沙输运数学模型,并根据当地海域的悬沙浓度实测资料进行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106.
《水道港口》2017,(3):252-257
以海棠湾规划水系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水动力及水体交换二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示踪剂的浓度变化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水体交换率,评价了复杂水系内部的水体交换能力。结果表明:连续潮作用30 d后海棠湾水系整体水体交换率均在69%左右,不同区域水体交换能力分布不均,其中藤桥最佳,铁炉港外港其次,内河水系再次,铁炉港内港最差。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减轻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模组因温度引起的性能衰减,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单体结构,研究单体不同空间结构对超级电容模组热行为的影响. 首先,建立超级电容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定义“自然对流换热比表面积”,通过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单体温度波动率和空间利用率4个指标对截面为3 × 6、2 × 9的长方体结构、截面为4 × 4的正方体结构和六面体结构的超级电容模组的温度特性和体积特征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气流路径的长度、对流换热比表面积以及强制对流换热的单体数量会影响散热的效果,具有短而宽流动路径的空间结构冷却效果更好;正方体结构是冷却效果和均温方面的最优选择;对于空间利用率和冷却效率而言,六面体结构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8.
于丽洁 《北方交通》2020,(8):25-27,31
为探讨钢纤维对桥面板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以及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掺量的钢纤维能够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抑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断裂能力,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钢纤维过量容易发生结团现象,破坏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软弱界面,致使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下降;合理的钢纤维掺量能够有效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09.
蠕铁制动盘运用于160 km/h客车时,制动盘服役过程中会出现盘面裂纹超限情况。通过对失效制动盘的解剖分析,发现盘面裂纹超限与材料强度、组织均匀性、蠕化率等因素有关。通过进一步低合金化成分,提高了盘体结构强度与材料强度;优化盘体铸造工艺,使金属液充型更平稳,盘体基体组织更均匀;优化蠕化工艺,提高了制动盘蠕化率。通过台架试验对比与应用仿真计算,制动盘使用寿命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110.
简单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与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出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