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3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844篇
综合类   505篇
水路运输   835篇
铁路运输   365篇
综合运输   1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阐明客流变化时的行车调整策略,即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突发客流时,行车人员运用抽线、加开列车以及在信号系统中加入设备干预等措施进行相应的行车调整,并针对性地提出数据分析、客流曲线生成软件的开发以及时刻表编制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2.
随着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严格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各类污水深度处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与曝气生物滤池、活性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等比较,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具有更高的出水水质、更高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更低的土地要求,投资及运行成本可控,在深度生物脱氮处理中,具有更强的低成本处理潜力。MBR工艺在推进市政污水“高能耗、高药耗、低标准”的传统处理模式向“碳源利用、资源回收、再生水回用”新型环保处理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对水泥稳定旧混凝土破碎集料进行研究,通过击实、强度试验以及水稳定性、回弹模量、收缩性等试验满足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合资企业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如何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环境,如何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是摆在中国汽车行业面前的重要问题。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1我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概况近年来,面对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汽车核心6 3跨国巨头蜂拥而至。目前,世界汽车产业排名前10位的汽车集团无一不在中国建有汽车整车合资企业。在中国有代表性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见表1。此外,外国…  相似文献   
45.
章简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及其通信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提出并论述了以“建立统一的网络通信平台,服务交通信息化”为目标的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整合的初步设想,并且指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汽车废气余热再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如何把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改造成热水交换器,利用热水交换器将废气余热传递给水,水温升高,沸腾,产生大量蒸气,再利用蒸气加热开水、蒸饭、取暖。  相似文献   
47.
公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周边的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地形地貌以及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本文通过对公路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与防范进行了综述,并且与国外的环境保护作对比,指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沥青路面是目前道路面层结构的主体,其材料再生利用的工程规模及其技术进步应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道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这是建设环境友好现代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不断优化再生工艺并注重专用设备选择的合理性,才能实现这些目的。  相似文献   
48.
49.
针对日趋增加的老路改建、扩建工程,在总结多个项目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和专业文件,对部分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论证,供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0.
通过室内分析和实体工程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粉煤灰的材料性质和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工程施工工艺方法,为今后高速公路粉煤灰筑路综合利用技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