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1062篇
综合类   413篇
水路运输   381篇
铁路运输   664篇
综合运输   1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介绍武汉铁路分局推行“零储备”管理。加速形成铁路内部物流新格局,节约物资采购成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2.
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以实际施工中拟定的双侧壁导坑加拱部跳挖法为基础,采用开挖分步相同、开挖顺序不同的三种施工工法。工法一和工法二均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再开挖右侧壁导坑,工法一先开挖两边,再开挖中间,工法二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工法三的左、右两侧导坑同时开挖,拱部土体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对三种施工工法产生的地面沉降、洞周塑性区及洞周变形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认为工法三最为不利,工法一是最优的。但考虑现有施工条件工法二为实际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的工法,该工法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可控制在30mm以内,满足沉降控制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认为:若地面有建筑物需要保护,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导坑,拱部也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土体。  相似文献   
43.
利用一种新型ZVZCS拓扑对铁路客车DC/DC电源主电路进行设计与分析。仿真及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C/DC电源能够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开关功能,完全能满足铁路客车DC/DC电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4.
铁路道口"平改立"有利于既有线扩能改造,有利于既有线大修、防洪,也有利于沿线城市市政建设规划。本文以海满工程项目指挥部在滨州线及海拉尔站和满洲里铁路国际货场工程框架桥顶进施工为例,综合指挥部管理的大跨度框架桥顶进施工的经验,概述了顶进施工的关键环节,重点阐述了加固线路的吊轨纵横梁法。为铁路局工务系统道口"平改立"工程提供了部分理论根据与施工技术。可供以后的车站改造工程中人行地道、行包通道施工及工务系统道口平改立框架桥顶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5.
框构桥顶进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或顶进中技术措施不到位,极容易出现扎头或扎尾问题,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和影响。结合朔黄铁路K550+881处顶进桥施工中出现扎尾问题,分析了出现扎尾的原因,重点阐述了地基处理、梁体纠偏方案与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中关键事项,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6.
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与正弦脉宽调制(SPWM)注入零序分量等效原理,设定在SPWM中引入零矢量分配因子K_0。通过K_0对零矢量U_0和U_7作用时间的不同分配得到特定零矢量PWM调制方式。针对这些调制方式各自在控制上的优劣,提出一种组合型随机零矢量分配的PWM(RZDPWM)调制方法。该方法将零矢量由特定模式转换为随K_0实时变化随机模式,通过调制比m对调制波进行分段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减小总谐波畸变率和系统的电磁干扰。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7.
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风道为跨度16.2 m的单跨结构,采用暗挖洞桩法(PBA工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导洞施工顺序。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导洞开挖方案地表沉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与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的地表沉降发展路径差别显著,但最终的沉降值基本一致;随着导洞的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增加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导洞开挖的群洞效应,地表沉降速度发展较快。因此在后续的拱部开挖支护中,必须通过调整支护措施和开挖方案来严格控制地层沉降。  相似文献   
48.
以北京地铁15号线学院路站为研究背景,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并进行数值模拟等手段,确立了对导洞内土体进行深孔劈裂注浆措施,加固土体并形成隔水层,取代了传统的地面降水,节约了场地,消除了因降水造成地层水土流失而引起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也避免了城市地下水资源浪费。将原来柱洞法的6导洞改为8导洞,钻孔灌注桩改为人工挖孔桩,并对车站结构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工程实践表明,修改后的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9.
金牛山隧道在大跨、浅埋及复杂地质等工程条件下穿越京福高速公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方案的可靠性,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施工中可能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CD法、中导洞法及台阶法四种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施工要点。研究结果为金牛山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0.
既有线高路堤下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在既有线高路堤下箱涵顶进的施工方法:采用"卸载预压"+钢筋混凝土刃角带土顶进,线路架空采用常规的D24 m便梁架空线路,便梁支点采用桩基础,成功解决了在高填方路堤下进行大跨度箱涵顶进难题。不仅使箱涵顺利顶进到位,而且还保证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