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82篇
公路运输   471篇
综合类   221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一座高速铁路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及其全桥模型试验的工程背景,对在分布力,集中力,活载作用下不同吊杆体系及不同拱肋布置方式的拱桥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分析,并且对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吊杆体系和拱肋布置对拱桥静力刚度和动力性能的影响。结合全桥模型试验评价了提篮式拱桥的刚度,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2.
荆州长江大桥南汊通航孔主桥为结构高度不对称的高低塔的斜拉桥,其成桥与架设过程均异常复杂,为研究其受力特性,确保桥梁安全,对其采用3种不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并分别应用3种不同的单元离散方案进行了平面杆系、二维及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同时对成桥状态静力非线性计算工作进行介绍,对不同计算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分析表明:平面杆系、二维与三维仿真分析的计算结果总体上一致,但局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大量的钻探试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及现场沉降资料为依据,介绍了目前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的3种常用方法,即室内试验、现场沉降资料反算及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并将它们估算的固结系数值作了比较,证明它们之间有很好的规律性,且得到了孔压静力触探技术所估算的固结系数值更接近于实际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振动挤密砂桩工程的检测,就静力触探(CPT)技术在软弱地基土的处理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5.
刘德琛  邢松岐 《公路》1994,(2):32-36
对桥梁结构力学特性的试验,过去乃至目前,国内外仍普通采用静力试验的方法。本文根据几座桥型结构静力与动力的实测结果和试验方法的分析比较,从桥梁结构实际承受动荷载的观点出发,论述了结构动力学能够从本质上正确反映荷载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解释许多静力学解释不了的问题。在电子测量仪器,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已相当发展的今天,发展动力试验并逐渐以动力法取代静力法来进行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是可行的,也是必  相似文献   
36.
以贵州大小井特大桥主桥施工为依托,利用ANSYS15.0建立缆索吊装施工方法下最大悬臂状态有限元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大跨度钢管砼拱桥在静力风和脉动风作用下,最大悬臂状态、最大悬臂前一节段和前两节段3种施工阶段拱肋的位移响应。  相似文献   
37.
38.
基于主跨268 m的佛山市南庄大桥,介绍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案,研究得到该桥合理的成桥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的静力分析结果,并对结构的整体稳定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9.
整体桥具有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造价及养护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然而,整体桥在季节性温度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往复位移,并产生桥台-桩基-土相互作用。为此,以福建上坂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桥台-桩基结构试验模型,开展桥台-H形钢桩基-土相互作用低周往复荷载拟静力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桥台、桩基的滞回性能与变形规律以及桥台-桩基-土三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桥台与桩基的等效黏滞阻尼比均较大,其值大于0.15,即整体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整体桥在温度作用下桩基处于弹性状态,但会发生残余变形,同时在台背与桩顶的一定宽度和深度范围内存在土体脱空现象,实际工程中产生桥头跳车、搭板沉降的原因不仅与台后土体的特性相关,还与桥台结构的受力机理相关;仅测量和分析上部未入土结构的变形并不能准确反映整体结构的变形规律;试验循环加载全过程桥台-桩基-土相互作用会产生累积变形,其中桩基的累积变形要大于桥台的累积变形,且其累积变形远大于任意单步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目前对于现有桥台-桩基变形的理论并未考虑累积变形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有关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针对传统钢板组合梁桥湿接缝焊接工程量大、安全储备较难保证等问题,提出横向U型筋湿接缝结构,研究其受力可靠性。考虑横向U型筋不同搭接形式及长度,选取并制作支座墩顶中间位置横向U型筋湿接缝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支座墩顶钢主梁位置横向U型筋湿接缝试件进行动力疲劳试验,分析试件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和钢筋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力拉伸试验下,横向U型筋湿接缝施工缝处会较早产生裂缝;横向U型筋采用焊接或增加搭接长度可减小钢筋平均应力。动力疲劳试验下,混凝土开裂会造成横向U型筋应力转移,开裂荷载附近横向U型筋应变变化较为明显,开裂后横向U型筋应力呈非线性增长。静、动力试验过程中,横向U型筋结构裂缝发展及钢筋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