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9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饶居里 《长安科技》1997,3(2):55-56
本文对259例仅有功能表现的脑外伤综合症患者,进行BEAM与EEG描记,发现患者急性期一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α泛化、慢化、前移的趋势,以及失律性低波幅占优势,两种活动变化评价表明,有α泛化、慢化,前移的活动变化者,愈后良好,有失稳性低波幅者,俞后较差。为脑外伤综合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定量指标,以及临床愈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1973年~1989年黄陵县店头病区的潜在型克山病罹病、转归及预后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1974年以来,潜在型克山病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28.6%;②潜在型病情恶化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26.2%;③年龄16岁以上,有个人急发史,心电图有两项以上异常并存,特别是既有个人史又有ST-T伴或不伴其它心电图异常病例,其病情恶化率高(P<0.01)。  相似文献   
93.
本文观察了一个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SSS)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家族24人中有SSS4例。文献报道家族性SSS 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诊断标准为同一家族中发现多例SSS 患者,有明显的先天性和家族性倾向。治疗及预后同一般SSS。而本文资料表明,家族性SSS 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与迷走神经张力持续升高有关,并有较好的预后,晚期多转变为持续且心室率较缓慢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一般不需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应用经典的单因素分析方法和COX回归模型,对收集到的汉中市182例高血压病人16年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多元分析,目的在于对高血压预后因素在统一数学模型下,定量描述各预后因素的作用,从中筛选出预后危险因素,为延长高血压病人寿命,降低高血压病人死亡率,提供有意义的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纯新辅助化疗(mFOLFOX6/CapeOX)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远期预后差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共118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Mann 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放化疗两组患者之间在短期疗效、淋巴结检出数目和远期预后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在疗效方面,新辅助放化疗组患者获得更好的肿瘤退缩(Z=―2.05,P=0.04)和实体肿瘤疗效(Z=―2.42,P=0.015),但两组在降低临床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放化疗组的淋巴结检出数明显降低(单纯新辅助化疗组vs.新辅助放化疗组,13.19±3.83 vs. 9.55±4.00,t=5.02,P<0.001),但两组在淋巴结阳性数和淋巴结阳性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远期...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间质肥大细胞及肿瘤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检测与肿瘤恶性度及预后的关系,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及AgNOR染色法对41例资料完整有随访结果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染色以显示肥大细胞及Agxon,常规及体视学方法定量检测。结果: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区肥大细胞定量明显高于肿瘤中,C及正常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定量,并与生存期正相关(r=0.7353,P<0.001),肥大细胞定量高值组较之肥大细胞定量低值组患者生存期长(P<0.01),肿瘤无转移组肥大细胞定量高于有转移组(P<0.05),肿瘤位置浅在组肥大细胞定量高于肿瘤位置深在组(P<0.05)。肿瘤细胞核AgNOR定量与生存期负相关(r=-0.6107,P<0.001),AgNOR定量高值组患者生存期短,肿瘤恶性度高(P<0.01);肿瘤转移组较光转移组AgNOR定量高(P<0.05);肿瘤位置深在组较浅表组AgNOR定量高(P<0.05)。肥大细胞定量与AgNOR定量负相关(r=-0.3514,P<0.05)。结论: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区肥大细胞及肿瘤细胞核AgNOR定量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与肿瘤转移及位置深浅等反?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mm23、组织蛋白酶D蛋白表达在乳腺癌预后及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随访3年以上的52例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Cath-D蛋白 表达。结果 癌组织nm23高表达24例(46.2%),Cath-D阳性30例(57.7%)。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Cath-D的表达与预后相关;nm23的表达与Cath-D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nm23与Cath-D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