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151篇
公路运输   716篇
综合类   297篇
水路运输   286篇
铁路运输   271篇
综合运输   8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对桩身承载力和地基土对桩的支承阻力两项的计算,确定嵌岩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试验荷载.通过对电厂嵌岩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为了能更合理充分利用地基的支承阻力,而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高试验荷载的几点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外海复杂条件下码头结构选型问题,结合宁波某30万吨级卸船码头工程,根据水文地质特点,从结构形式适应性、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等方面选择斜嵌岩桩和直嵌岩桩两种基桩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斜嵌岩桩和直嵌岩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较大直径的直嵌岩桩相比,在安全经济方面,斜嵌岩桩具有桩径小、结构...  相似文献   
963.
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在修建中国隧道之冠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隧道中部通过祁连山断褶带内F4~F7断层“挤压构造带”。文章分析了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指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措施,并对乌鞘岭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64.
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特大桥下3根大直径嵌岩桩的现场施工进行了监测,包括桩顶荷载、桩身应力和桩顶沉降并分析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承载特性和受力机理。监测结果表明:嵌岩桩的侧摩阻力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峰值,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上峰值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5.
依托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双洞六车道),基于隧道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现场测试,分析了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大变形灾害特征和机理,总结了隧道大变形灾害综合控制方法,建立了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标准,提出了各变形级别对应的支护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以沉降变形为主,主要表现为拱部初期...  相似文献   
966.
短距离硬岩及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地铁中硬岩和上软下硬地层的盾构法施工技术,对盾构在不同地层的掘进参数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只要工程实施前期做好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摸清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有计划地更换刀具,在施工中选择合理的掘进参数,在硬岩和上软下硬地层采用盾构法施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7.
文章通过兰渝线铁路隧道台阶法现场施工方式及出现变形的观察与思考,分析造成掌子面滑塌、掌子面后方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甚至出现“关 门”塌方的原因,找出在台阶法施工时引起此类变形所涉及的地质、施工等方面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台阶高度、长度与地质条件及开挖进尺与台阶高度、隧道超前支护参数的关系.针对隧道台阶法施工出现的变形类型,明确相应预防之对策,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68.
两水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穿过志留系千枚岩地层,施工中多处出现大变形,反复出现初期支护侵限,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极大.由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调整支护参数、加大变形预留量、自进式长锚杆锁脚、微台阶施工工艺等变形控制措施和施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文章分析了两水隧道高地应力软岩特点和大变形特征,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9.
第三系粘土岩多为半成岩状态,遇水强度大大降低,易形成软弱结构面,从而形成滑坡。以云南某公路滑坡案例为研究对象,综合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滑坡特征等分析了滑坡成因,并结合室内试验数据、滑坡状态对滑坡参数进行了反算,最终确定了滑带参数,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该滑坡是第三系粘土岩地层在集中降雨、路基填方共同作用下发生的;(2)滑坡在正常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具有持续变形并积累应力及可能滑移的特征;在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释放应力并滑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0.
钢顶管是大部分超大型顶管管幕施工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在复杂地层条件和高地下水压力环境下,钢顶管管节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至关重要。文章以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顶管管幕工程为背景,针对钢顶管管节密封性能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和ABAQUS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两道鹰嘴形橡胶密封圈的管节接头可以满足现场抵抗0.3 MPa水压的施工密封要求;在0.1~1.0 MPa水压力作用下橡胶圈与插口的最大接触压力均大于施加的水压力,橡胶密封圈不会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