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89篇
综合类   401篇
水路运输   135篇
铁路运输   206篇
综合运输   1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大跨度斜拉桥试验室物理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选取模型待修正参数和用于模型修正的特征量.采用实验设计方法生成数样本,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对应的特征量信息,进而建立待修正参数与特征量关系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通过对响应面模型的拟合误差分析,确定径向基函数的最优形状参数.以斜拉桥自振频率和静态索力构建目标函数.基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拟合斜拉桥设计参数与特征量之间的隐式关系有较高的精度;基于仿真数据的模型修正有较高的精度,基于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能得到合理的结果,该方法可有效地修正复杂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高速铁路正线上开展长期温度荷载下的原位监测和列车制动荷载下的实车试验,以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计算,进行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倒T型和Π型台后锚固体系的端刺结构在温度力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端刺结构周围土体压应力较大值主要出现在主端刺摩擦板的下部和桥台方向首个小端刺的位置,端刺结构变形主要以顶部弯拉为主,整体纵向变形较小;在紧急制动荷载的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端刺纵向位移均随着轴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端刺纵向位移绝对值较小,与温度荷载作用相比,紧急制动荷载作用对端刺结构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依托某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工程,以进一步提高中低速磁浮桥梁的经济性、施工便捷性及中低速磁浮交通与跨座式单轨等新型轨道交通的竞争优势为目的,重点阐述中低速磁浮轨道梁结构体系、墩梁型、经济跨度及施工方法的比选,并结合磁浮车辆独特的走行方式对桥面布置、桥上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方式进行优化。根据中低速磁浮线路运营安全性及行驶舒适性的要求,在既有磁浮桥梁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轨道梁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urposes: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HSR) bridge will cause the track irregularity, which threatens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HSR. Taking the 32 m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mapping analytical model for bridge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rail geometry,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ck regularity of the CRTS Ⅰ slab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caused by the key parameters such as the bridge vertical deformation amplitude, the hanging length of the beam end and the vertical stiffness of mortar layer were stud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rail deformation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rail deformation of HSR bridge. Research conclusions:(1) The pier settlement, the vertical rotation of the beam end and the beam fault will cause the rail to follow the beam deformation, and "up-warping" of the rail on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boundary will appear. (2) The rail deformation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amplitude of the bridge and the key to control the rail deformation is to reduce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of the bridge. (3) The rail deformation can be controlled by reducing the hanging length of beam and vertical stiffness of mortar layer. (4)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the vertical rail deform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s. © 2018,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运用自编车—线—桥垂向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分析车辆通过桥梁时列车和桥梁的动力响应,研究桥梁墩台发生不均匀沉降对车、桥垂向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货物列车通过时,在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单一因素引起轨道不平顺的条件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列车在经过桥梁折角时,轮轨力增大;在普通轨道不平顺和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轨道不平顺叠加的条件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指标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车体加速度,其次是轮重减载率,但各项指标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因此,对于客货共线的桥梁,规范限值可以满足货车运行安全性的要求,并且有一定的预留量。  相似文献   
16.
林凤国 《铁道技术监督》2010,38(6):37-39,43
结合某制梁场的钢筋施工工艺流程,阐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钢筋施工的工厂化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及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某(85+6×150+85)m PC黄河特大桥冬季休工期(长达6个月),恰逢主梁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需验算非连续施工阶段受力状态以保证安全合龙成桥。采用计算土弹簧刚度来模拟桩—土摩阻效应,以Maxwell模型模拟墩顶新型阻尼器的墩梁位移效应,建立连续成桥和非连续成桥的线性和非线性数值模型。结果表明,与连续施工成桥相比,长悬臂施工状态休工使梁端上挠增大,主梁位移变化明显;主梁纵向最大弯矩增大,箱梁混凝土上下缘应力累积减小。  相似文献   
18.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大桥CPⅢ位置POS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修正并评价测量数据,结果表明其较差完全符合要求,区间预测模型可用。并编程实现了CPⅢ点位位置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自动化预测,能够方便地为大桥的变形观测、定期复测和实际胀缩效果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是由乳胶、钢纤维和混凝土复合而成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它具有比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更为优良的抗拉、抗折、抗疲劳强度及冲击韧性。以梯面大桥桥面铺装为工程实例 ,介绍了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其试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大桥拉索风雨振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晓宁 《公路》2003,(2):14-18
随着大跨径斜拉桥的不断建设,斜拉索的减振特别是风雨振的控制已成为该类桥梁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岳阳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后已发生多次强烈风雨振,在对应用磁流变智能阻尼减振技术控制风雨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该技术控制拉索振动的实际效果,证明该阻尼器是拉索风雨振控制的有效手段。岳阳洞庭湖大桥全桥安装磁流变阴尼器后,加速度响应降低为原加速度的1/20-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