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篇
  免费   165篇
公路运输   625篇
综合类   568篇
水路运输   478篇
铁路运输   327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内地港口地基土在地下径流和降雨入渗作用下,多为非饱和土,其土-水特性影响港口地基稳定性。以安徽淮北港非饱和黏性地基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竖向应力以及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研究发现:初始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非饱和黏性地基土SWCC的影响相似,对进气值、初气值、脱湿速率、吸湿速率和残余饱和度影响较大;初始含水率对土体脱湿、吸湿速率影响较小,随着初始含水率的提升,进气值、吸气值、残余饱和度递增;随着干湿循环作用的增强,进气值和出气值的衰减逐渐削弱。结合地基土土-水特性,修正几种常用的SWCC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SWCC,通过评分的方式得到适用于淮北港非饱和黏性地基土的推荐模型。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工况下非饱和黏性地基土的土-水特性及港口地基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在长江扬中河段护岸抛石管理工作中,通常采用Hypack提取断面对抛石效果进行检测,但因受概率性事件影响,该方法的统计结果并不唯一,易产生纠纷。针对该方法的缺陷,结合现场施工数据和实际需要,提出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抛石效果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Hypack和GIS技术的分析结果,论证GIS技术在反映真实地形及在计算施工区沉降量、流失量、补拋量及展示三维效果等方面的优势,为优化施工工艺、弥补施工缺陷、降低施工成本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3.
道路工程中遇到不良路基时必须经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才能达到技术标准。分析南昌市朝阳洲地区高含水量路基对道路工程的影响,提出不良路基处理的一般技术措施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4.
光环效应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心理现象,可利用其改善公交乘客的满意度.本文认为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指标除了满足对总体满意度作用系数最大外,还应新增 3个基本特征,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个特征的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指标辨识方法,克服了单个特征有时错误识别的缺陷.基于 2017年武汉市公交乘客满意度数据,利用双因素和决策树法辨识潜在的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指标,缩小辨识范围.利用各分项满意度指标的影响人群比例,评分均值与总体满意度关系,对总体满意度的作用系数,评分方差等精确辨识了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指标. 研究发现,公交信息服务对 55.42%的乘客具有反向光环效应.改善公交信息服务可显著提高不满意乘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5.
在当前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对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进行排查、治理的背景下,提出要对筛选出的道路危险源进行等级评定,科学排序后分期分批治理,并对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理念,可为在我国建立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排查与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袁鑫  朱超宇  郑伟 《公路》2020,(3):92-100
为了研究先简支后连续的T梁桥的整体切割拆除关键技术,以三洲沧江拆除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大桥实际情况制订了针对性的大桥上、下部结构整体拆除施工方案。验证了采用2台80t汽车吊分别站位于旧桥左右幅,将左幅旧桥各跨8片独立的T梁分别进行吊运的绳锯切割拆除方法为最优方案。以典型的简支T梁桥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拆除工程中T梁桥的力学性能变化。针对三洲沧江大桥的下部结构特点,特别对水上桥墩的拆除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钢抱箍平台上拆除盖梁的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下部结构拆除方案的可操作性。本桥梁绳锯切割拆除工程的优化方案及关键技术的应用为相似桥梁切割拆除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土体的颗粒结构和只有颗粒接触传递应力的特性,对不同姿态颗粒接触中应力传递的机理分析,揭示了土体在相对静态下存在主动力的应力扩散效应和强被动力的应力集中效应,及其形成的土体中应力分布基本规律。主动力的应力场是以其所在土层的应力扩散角θ向外扩散的园锥形应力范围,在应力场内应力扩散分布,主应力方向不变,且伴有与之垂直的法向应力,应力分布均衡了应力场内颗粒和支承面的位移趋势。强被动力的支承面上存在以θ角向外扩散倒锥台形的应力平衡范围,在此范围内反向应力集中作用到强支承面,强支承面主导了其所在应力场的应力分布。土拱效应是应力集中效应的衍生效应,是相邻的同向强支承反力的应力平衡范围发生重迭时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8.
以某大桥主墩桩基的荷载试验为例,介绍双荷载箱自平衡法桩基荷载试验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试验要点.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双荷载箱法在大墩位桩基试验、研究桩端注浆效果测试中具备明显的优势.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静载试验和单荷载箱试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桥梁桩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数值仿真与模型风洞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典型工况下两车队列中尾车发动机舱盖气动特性和两车间隔区域的流场,对比了缩比模型和实车模型对应雷诺数下车辆队列的流动形态。缩比模型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数值方法的可行。对比不同雷诺数下车辆队列气动特性发现,缩比模型与实车模型发动机舱盖表面平均静压分布基本相同,但在纵向对称面上,实车模型的前车尾迹比缩比模型更加上扬,底部区域气流速度更高。非定常条件下,实车模型前车尾涡相对尺度明显小于缩比模型,且扩散得更充分,尾迹区涡的分布状态更加混沌,发动机舱盖表面脉动能量的分布更加混乱。涡在两车间隔区域的运动并非简单的移动,而是一个由涡破裂、涡配对和涡融合构成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10.
相邻墩高差对无砟轨道结构不平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新建客运专线验收时相邻桥墩高差较大的桥上轨道结构不平顺超限现象,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实际桥梁工点情况,对简支梁、连续梁及连续刚构典型桥梁工点分别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相邻墩高差温度效应对无砟轨道平顺性的影响;相邻墩高差温度效应对轨道10 m弦长不平顺影响很小,对轨道48a弦长不平顺有较大影响,与轨道结构既有不平顺叠加可能超限;轨道480a弦长不平顺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最高桥墩的高度,与相邻墩高差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