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0篇
  免费   938篇
公路运输   4625篇
综合类   4601篇
水路运输   5183篇
铁路运输   3408篇
综合运输   61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698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1305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562篇
  2011年   1539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1071篇
  2008年   1016篇
  2007年   1276篇
  2006年   1146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离子迁移谱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迁移谱探测器控制系统需要完成对离子迁移谱信号,压力、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读取、分析和处理,并实时监控仪器的运行状态.因此,要求该仪器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嵌入式计算机PC/104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满足了控制系统的快速可靠的要求.本文简要描述了PC/104的基本特点,重点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任务模块设计.提出了以SBS SCM/SDXa模块和ADT600数据采集模块构成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922.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国家标准(GB/T3108-1999)中关于设计电流密度的选取并由此计算船体的保护电流总量.由于船舶的结构布局等因素,往往使电极不能按理想的设计方案在船体E进行布置与安装,致使有些部位电流不足,导致部分船体得不到充分的保护.经实船实验证明,在船体设计安装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同时,应在艉部等部位相应没计安装部分牺牲阳极以弥补辅助阳极电流之不足.  相似文献   
923.
秦文瑾  王家富  李小海  刘浩 《汽车工程》2021,(3):330-336,344
随着现代内燃机燃烧室内温度和压力的不断提升,液体燃料往往处于超临界状态,与亚临界状态相比,其喷雾射流行为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对超临界环境下的单组分和多组分柴油表征燃料喷雾射流进行数值计算,对比了不同气体状态方程预测柴油表征燃料超临界射流行为的差异性,发现PR气体状态方程对正庚烷质量分数分布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更接近,相较于其他状态方程表现更好;另外还发现本研究采用的多组分柴油表征燃料(正庚烷质量分数80%、甲苯质量分数10%、环己烷质量分数10%)可较好地反映超临界环境下真实柴油喷雾射流特征。  相似文献   
92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and geometrical soil parameters on the propagation of ground vibrations induced by external load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cusing on realistic excitation sources like impulse loads and moving railway vehicles. For the latter, a complete vehicle/track model is developed. The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in time domain, offering an interesting approach, compared with classic cyclic analyses. The ground is modelled initially as an elastic homogeneous half-space and additionally as a layered half-space. First, the effect of homogeneous soil properties on ground vibration is analysed. Soil stratification is then taken into account, using various configurations. Analysis reveals that as receiver distance increases ground wave reflection in a layered grou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uction of ground surface motion. This effect is magnified when the phase velocity wavelength becomes large compared with the depth of the surface layer.  相似文献   
925.
针对目前雷达情报传输网中只能单向传输点迹和航迹情报,不能实现情报共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S模式的分布式雷达情报传输系统的方案,用来实现多种情报的传输和共享,并对系统协议的选取和网络数据加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6.
重载铁路轮轨磨损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轮轨接触理论,分析了不同轮轨接触几何匹配关系下的轮轨接触应力情况,指出轮轨接触应力、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轴重是影响重载铁路轮轨磨损的主要因素,从重载运输装备方面提出了减少轮轨磨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27.
ZXYisanexperientialrecipeusedbytheauthortotreatvertebrobasilarischemicdizziness(VID)clinicallyinChina.ItiscomposedofpureChinesemedicinalherbs,suchasgastrodiatuber,poriacocos,ligusticumwallichii,etc.VIDiscausedbytransientcerebralischemia.Itisasignalsy…  相似文献   
92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turbation/correlation method to optimizing the torque outpu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This application was inspired by observations of the limitations in current techniques of the automotive performance tuning industry. Performance issues such as errors from true optimum spark timing and fuel injector pulse width values as well as convergence were considered for optimal tuning. The 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deal with engine cycle-to-cycle varia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input parameters is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929.
以省道S237水峪段为例,介绍了采空区的形成以及对地面破坏的FLAC3D模拟方法;得到了采空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30.
从强风化岩质边坡的特点出发,运用弹塑性理论分析预应力锚索锚墩下岩体的弹塑性变形,同时结合分层总和法计算锚墩下的岩体力学性态,最终可以以D-P屈服准则确定岩土体的塑性屈服区域,以FLAC3D软件分析锚墩下的岩土体的弹塑性变形屈服特征.通过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该方法在某公路边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给预应力锚索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