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343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温州石化基地30万吨级航道选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动力泥沙条件分析、冲淤演变分析、航道轴线平均水深与开挖深度统计、基建工程量计算、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航道年淤积强度与淤积量计算、航道骤淤计算、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通航安全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温州石化基地30万吨级航道多条轴线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根据航道轴线自然淤积厚度、航道天然平均水深、航道平均开挖深度、航道首次开挖量、航道长度,大潮最大流速与航道轴线交角、最大横流速度、航道年平均淤积强度、航道年淤积量、航道平均骤淤强度、航道段最大骤淤强度及通航安全(航道拐点、附近有无岛礁)等多项指标对航道轴线方案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认为与涨落潮流方向基本一致的直线方案为最佳航道轴线方案。  相似文献   
42.
该文介绍一种智能型船舶主机电脑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船舶主机的性能测试中的转速、油耗、油压、水温、油温、扭矩、排温等多种物理参数进行自动采集显示.一次可同时测试多个工况.为轮机管理人员提供了检测精度高、速度快且劳动强度低的智能化设备.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从研究挂桨船等非标准化船舶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提出推广船型标准化的法律、技术、行政、经济措施,分析了船型标准化的前景,对船型标准化在促进船舶技术进步和航运结构调整、提高营运效益、促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内容、功能、配备要求作了简要阐述,对AIS系统实际检查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5.
肥大船型艏型改变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艘肥大船进行艏型变换,运用数值模拟对艏型变换后的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分析比较各个模型的船艏舭涡、压力分布、阻力系数、艉部伴流等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6.
文中通过深水航槽的介绍,使读者了解深水航槽的成因、构成、使用注意事项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7.
叶明  姚朝帮 《船舶》2012,23(4):12-1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两船干扰力测试系统,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实时显示、保存以及后续分析,系统可靠稳定;提出力传感器的"迭代标定方法",利用开发的系统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郑鹏翔 《船舶》2012,23(5):12-16
以一艘3 800 t起重铺管船为例,简要介绍起重铺管船破损稳性计算中一些需特殊考虑的问题,并比较横贯进水对于破损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贯进水装置对于这类船型的破损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9.
肥大型船从船舯到船艉,船体的横剖面形状及其面积变化剧烈,从而导致在桨盘面处产生"钩"状或"兔耳"状的舭涡,通过加装整流附体的方式来改善桨盘面处的伴流分布,对于螺旋桨的减震降噪、螺旋桨推进效率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基于CFD技术,在准确预报了某肥大型船伴流场的基础上,参考流经桨盘面的三维流线绕船体分布的特点,分别设计了螺旋桨前置导管、补偿导管和整流鳍,预报并分析了各附体对船体尾流场的影响,分析了整流附体的工作机理,比较了工作于各附体伴流场中螺旋桨的效率。计算结果显示,加装整流附体后,桨盘面处的舭涡消失了,并且三种附体对螺旋桨的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50.
黄明汉  邹志利 《船舶力学》2012,16(6):617-631
文章给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多船和多墩柱相互作用的方法。该方法的出发点是将船体剖面用具有等效矩形代替,并将其周围的流场划分为船底与水底之间的内场和船侧面的外场。内场速度势采用简单的解析解;外场速度势沿水深做傅立叶级数展开,并在船体水面周线上分布源汇。然后在内外场交界面上进行耦合匹配求解。对于求解墩柱可以等效于求解船体底间隙为零的情况。上面简单的方法对于多船和多墩柱的耦合计算是简单和有效的。通过给出数值算例,证明了本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且研究了多船和港口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