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8篇
综合类   1115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知不足、存在择业观点误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服务质量不高,和我国财政部门对其经费投入少等,之后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2.
实践教学作为独立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如何合理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格外重要。文中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独立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的调查及数据分析,提出了优化高职学生公德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教育的思想理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从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特点出发,首先阐述了该门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总体构想,然后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参照近代内燃机技术手段可知,采用阿特金森循环等传统降油耗技术手段往往伴随着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妥协,因此寻找一种兼顾动力性与经济性的提升热效技术手段变得迫在眉睫。阐述了马自达SKYACTIV-X、现代起亚Smartstream 1.5 L Turbo GDI等高热效汽油机技术路线的原理、结构形式、技术特点,为日后研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信息时代教学需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和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引进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可以有效对接课程数据信息和教务管理系统,而且可以支持移平板、计算机、手机等多种网络设备,能够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与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可以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呢?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引入市场营销的理念,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就业服务意识,力求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8.
文章论述了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9.
在实现规模性扩张的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得到根本性的确立,这是培育和催生多层次职业教育观的主线,亦为创新甘肃省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0.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而且一定要突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实训设备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按照一定原则,组织开展实物教(学)具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