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0 毫秒
81.
对桥梁墩台桩基础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桥梁墩(台)基础采用桩基础,针对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结合近年来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对桥梁墩台桩基础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2.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青藏铁路基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原理,通过对青藏铁路基桩质量检测,发现在高原冻土环境下,基桩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扩颈。产生桩身扩颈的原因是:施工期进入6月以后,气温相对升高,冻土层在机械施工扰动下,破坏了原来冻土环境,造成冻土融化后形成扩孔。根据有关冻土资料表明,地基土的法向冻胀力取决于地基土的冻胀性,基础底板受法向冻胀力随基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切向冻胀力在桩身缺陷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使桩身破坏。对于扩颈桩,由于扩颈处桩周侧面积增大而使切向冻胀力增大对桩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冻土区冻胀力对基桩的危害,提出了改善基桩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3.
大轴力桩基托换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圳市地铁一期工程百货广场大轴力桩基托换采用梁托换柱的结构型式,托换结构由托换大梁和两根支撑大梁的托换新桩组成,用主动托换方式,在托换大梁和新桩之间安装千斤顶,分级施加主动力。在托换的整个过程中对托换结构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反馈监测信息随时掌握托换结构和原建筑物的变形及受力状况,指导安全施工。分别用不同的测试仪测试原建筑物的沉降、梁板附加应力、梁柱接头的滑移,分析梁板附加应力、主动托换力的分配及荷载的转移规律,以及大梁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在托换新桩的桩顶垂直于梁轴线方向安装2个位移计,推测桩的沉降及大梁的偏转状况。将所有传感器集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按照制定的监测控制标准,实施自动监测和安全控制。经过对第一根桩的全过程跟踪监测分析表明: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的变形及受力控制都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主动托换力保持在40%P时进行截桩,可使得托换前后柱的轴力变化和梁柱接头下沉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84.
利用地下导洞实现桩基托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了一种在地下导洞群内进行桩基托换的方法,并对导洞施工导致的原桩负摩阻力、承载力和附加沉降进行了讨论,基于弹性理论推导了计算桩附加沉降的公式。利用该方法对广州地铁工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文中的公式能较准确地描述桩的附加沉降。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桩基托换中,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在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分析中建立随机场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讨论了该方法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深圳市地铁7号线黄木岗站区间隧道穿越华强立交桥桩基工程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时桩梁式托换桩的主动托换和被动托换的荷载转化规律及桩基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被动托换的沉降主要由托换梁的挠曲变形引起,而主动托换时千斤顶的顶升作用可以有效抵消托换梁的挠曲变形;主动托换时,顶升位移为1.68 mm时为最佳截桩位置,此时截桩能有效减小托换工艺对桥梁上部结构影响;被动托换的总体施工前后桥墩柱顶面有较大隆起,不能满足桥面板平顺的要求。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黄木岗站区间隧道现场施工,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大围山至浏阳高速公路早田分离式立交桥摩擦基桩加固处理前后采用堆载法静压试验检测其承载力并在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对其工后沉降进行观测。经试验对比分析和研究,在粉质粘土和全风化煤矸石不良地质条件下,基桩采用压浆处理加固后其承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堆载静压法在大直径摩擦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面具有简便实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88.
针对公路塑料套管桩(TC桩)加固软土地基作用特点,将TC桩视为不透水桩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孔隙水压力连续条件,运用一维固结理论推导加固区及下卧层的平均固结度。最后,结合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试验段工程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方法计算的固结度及沉降值与实测成果接近。从而,说明该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合理性,并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了陡岩处冲孔灌注桩成孔施工的特殊性,并针对施工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三点法推算桩-网复合路基工后沉降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尤其适合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快速建造中堤或堤坝类构筑物,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合适的计算其工后沉降量的方法。路基沉降观测曲线包含了“网--桩--土”体系共同作用的丰富而全面的信息,以此为基础,考虑桩--网复合地基的具体情况,推导了三点法计算工后沉降量的公式,该公式简单实用,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