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141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1.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掺入不同数量的橡胶粉和纤维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湿轮磨耗和负荷轮粘砂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橡胶粉的适宜目数和用量,以及纤维的最佳添加量。研究表明加入适当数量的橡胶粉和纤维,可显著提高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2.
光圆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光圆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本文改变钢筋直径与锚固长度测定了粘结应力和滑移量。通过理论分析与数据拟合,研究了粘结应力的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及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结果表明:粘结应力受钢筋埋长、钢筋直径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埋长与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提出的以相对保护层厚度(c/d)和相对埋长(l/d)为主要参数的极限粘结应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分析给出不同直径光圆钢筋的锚固长度,并按GB 50010-2002的模式提出相应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本文提出的粘结-滑移本构方程与实测结果相关性好,可为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简要介绍了泥河软基处理中对粉喷桩和挤密砂桩深层处理有关参数的观测 ,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4.
研究橡胶试样尺寸对高温压缩永久变形、脆性温度、氧指数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试样尺寸越厚,高温压缩永久变形越小,脆性温度和氧指数越高。使用时应严格控制试样尺寸,以得到科学、重复性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5.
简要介绍了振动磨机的特性、用途和工作原理,阐述了振动磨机系统中橡胶衬套的磨损失效理论。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橡胶衬套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对平均粒度为60μm的Fe—Ni—Cu—C合金粗粉注射成形坯进行了热脱脂,用差热分析仪测定了粘结剂各组元的DTA和TGA曲线,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热脱脂工艺。结果表明:对于石蜡基多聚合物粘结剂体系,采用分步热脱脂,有利于维持坯体形状;热脱脂的升温速率对脱脂坯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掺加石灰对含砂低液限粉土进行路基土方改良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以及几个技术问题的对策。通过采用该套施工技术,解决了素土填筑高速公路路基存在压实度不足、路基土粘结力小、容易松散起皮等问题,克服了成型的路基边坡不稳定、容易遭雨水冲刷等缺陷。  相似文献   
118.
“喷霜”是指胶料中的液体或固体配合剂由内部向外部迁移到表面的现象,有喷粉、喷油和喷蜡3种形式,它不仅影响摩托车部品的外观质量,还会影响胶料的工艺性能和硫化胶的物理性能,降低胶料的自粘性,给成型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19.
活性粉末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化放热分析、差热分析、SEM以及BEI(Backscattering Electron Image)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下活性粉末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放热特点、结合水含量以及水化产物特征;分析了胶凝体系水化硬化后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超低水胶比下活性粉末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速率非常低,约为同组成的普通胶凝体系的50%;体系的水化主要集中在早期;水化硬化后的体系主要包含CSH凝胶、未水化完全的水泥熟料颗粒和活性粉末,这些未水化完全的颗粒内核被致密的水化产物层包裹,从而大大提高了活性粉末复合胶凝体系硬化后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0.
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直径和不同埋长的普通热轧变形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钢筋拔出试验,研究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粘结—滑移的本构关系。研究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极限粘结应力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加而下降,钢筋直径相同时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提出普通热轧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与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运用该计算公式得出,直径为14和16 mm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宜取3倍钢筋直径,直径为18 mm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宜取4倍钢筋直径。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出基于相对保护层厚度和相对有效粘结长度的极限粘结应力计算公式和粘结应力与滑移的本构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