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动力总成在底盘上的布置是汽车整车布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驾驶室、悬架、货厢等周边零部件的安装位置,也影响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合理地进行动力总成布置设计,决定车辆的最终使用效果.文章通过对某车型动力总成的布置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该类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事项,确保达到理想的技术状态,同时,也帮助设计人员有效规避设计...  相似文献   
92.
孙立新 《中国修船》2009,22(1):30-32
文章主要讨论无人机舱的泵组频繁自动切换,通过对原理、故障分析,找出其根本原因,从而采取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以彻底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93.
孙立新 《船电技术》2009,29(1):42-44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关于无人机舱的泵组频繁自动切换,通过对原理、故障分析,找出其根本原因,从而采取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以彻底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94.
汽车上的脚踏板属于安全件,在整车上比较重要。脚踏使用频繁,若是布置不合理,会影响驾驶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根据实际工作实践,文章以某轿车为例,对脚踏板布置进行要点综述,为布置脚踏板提供参考,脚踏板布置合理,不仅要满足脚踏板侧向间隙的法规要求,也要结合踏板落差、踏板的长宽高及脚踏板初始位置尺寸等经验要求进行布置。经过实车验证,该轿车脚踏板布置合理,说明经验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弱化特性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入手,通过矢量控制策略不同控制信号(SPWM和SVPWM)的MATLAB仿真对比分析,得到矢量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理想直线电机的结论,为进一步改善控制策略控制非理想直线电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侯金伟  胡小锋 《船舶工程》2020,42(5):101-107
针对小组立装焊作业周期长、场地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以最小化装焊作业完工时间为目标,考虑了装焊过程中的先序约束,人力资源约束和场地空间资源约束,建立小组立装焊作业的调度模型;设计了多规则融合的船体小组立部件装焊作业调度算法;利用最化小总时差规则优化装焊任务序列,利用最短可用模式规则优化任务的工人分配,利用改进的初始配置规则与最大化残余空间利用率规则优化小组立装焊的空间布置。最后,从实际船舶制造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装焊作业完工时间缩短了21%,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对农村村镇建设实行绿化、美化,及绿化植物的选择,环境布局,提出一定设想,为农村及地区的绿化、美化提供一定的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重型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后的排气温度可以达到530℃左右,考虑发动机到后处理器排气管路的温降,排气到达后处理器后,内部排气温度依然最高可达520℃以上,而其壳体表面温度约为250℃左右,这对于重型车机舱热管理以及整车布置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通过对后处理器内部与外部温度在极限工况下进行试验测试,探究其温度场分布及温降趋势,以及隔热措施的效用,研究成果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
将遗传算法的思想与原理应用到大型通信网络路由选择算法中来,使得路由选择功能随着网络动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进化与完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准确率极高的预见性来提高路由选择性能。这种改进后的新型选路机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复杂通信网络中选路系统的性能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0.
普氏理论在确定抗滑桩间距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机理、力学特性入手,将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普氏系数引入抗滑桩最大间距的计算分析中,并根据桩间土拱的静力平衡,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同时以泸州市世寿街滑坡为例,对所推导的最大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为1 75m,与实际工程设计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