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紧凑型扭杆弹簧悬架是普及型轿车中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悬架结构形式。它属于纵臂式悬架,只能用于后轮,且不能用于转向轮,因此其定位参数只有车轮前束和外倾角两种。决定后轮定位参数的主要是与纵摆臂中制动鼓定位销轴空间有关的轴和孔的加工精度。对其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某车型为例进行了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12.
对车架-车身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对配备不同装置的车架在极限扭转工况下的角刚度进行了测试研究,并利用车架有限元力学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计算验证。研究了车架、底盘、车身等对整个承载系统角刚度的贡献,证实了此类非承载式车身对加固车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悬架角刚度对车架-车身承载系统受力的影响,强调在设计时应使悬架角刚度与车架-车身角刚度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悬架扭杆弹簧,设计了双联偏置扭杆弹簧助力机构,解决了特种车辆大型渡板的翻转助力问题.在选择机构参数过程中,运用了优化设计方法,编写了优化计算程序.计算和实车试验结果均表明,在助力机构的作用下,单人可完成翻转大型渡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双横臂扭杆悬架的特性分析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复数法分析了双横臂扭杆悬架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整套设计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轮距、悬架中心和侧倾中心以及悬架刚度等参数随车轮载荷变化的关系特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驾驶室翻转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出最佳的扭杆安装预扭角度,并进行了轻便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翻转机构的轻便性大大改善,为翻转机构改进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有挠率的Brans—Dicke引力理论出发,并假定在足够早期宇宙是以标量场为主,我们求得了Robertson—Walker宇宙模型的解析解,并讨论了两种暴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车型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前轮距加宽的要求,提出了改型设计的几种方案,并根据轮距和定位参数随轮跳变化的曲线趋势确定了最优方案.建立了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对比静态平衡位置时定位参数的理论值与仿真值,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5种运动特性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前束角变化最为灵敏,从而可确定上下摆臂各加长40mm、转向器长度不变、转向拉杆每侧加长40mm的方案为最优.  相似文献   
18.
史春艳 《天津汽车》2010,(12):45-48
文章从阐述扭杆弹簧的安装及受力状态开始,分析扭杆弹簧在行李箱关闭、开启位置及开启过程等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总结扭杆计算过程中用到的公式,利用excel文件中强大的数据处理及公式编辑功能实现了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的受力分析.经过大量对现有行李箱盖及扭杆弹簧的实际测试,得出测量数据与计算数据基本符合,表明excel文件可以应用于行李箱盖弹簧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9.
双机并桨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滚装船为例,分析了由两台8ZAL40S主机通过齿轮啮合共同驱动一根螺旋桨轴旋转的复杂船舶推进轴系的自由扭转振动和强迫扭转振动,按照相关船级的要求进行了校核,满足安全性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计算了两台主机发火间隔角的匹配对轴系扭转振动所产生的影响.对合理选择同一系统中多台主机的发火相位差角,避免对轴系扭转振动产生有害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付永庆 《船舶工程》2004,26(1):26-2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实时预报船用发动机主轴系统扭转振动的精确测量方法.首先,根据脉冲填充法的原理,在主轴作匀速转动的条件下,推导了一个用于精确计算齿脉冲发生时刻主轴系统扭振振幅的理论公式.然后,由该式建立了实时求取主轴系统扭振数据的递推算法,并给出了测量主轴平均转速的公式.文中也对扭振算法的基本误差和主轴转速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FPGA实现本算法的硬件电路,并使用动态系统仿真工具SystemView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