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77篇
公路运输   989篇
综合类   595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275篇
综合运输   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31.
涵洞设置的合理性对工程造价和使用质量有重要影响。围绕高填方拱涵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对涵台尺寸的验算、涵顶填土垂直压力的计算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文章以酉阳龚滩大桥为背景,采用桥梁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分析库区石拱桥在蓄水后处于部分水淹状态下的结构安全性,并结合桥梁加固理论,对石拱桥的拱圈、拱脚及桥台提出相应的混凝土补强、植筋等加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33.
超高设计是道路曲线路段的重要设计内容,也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应用中尤为重要。基于S22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拓宽改造项目,结合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道路超高设计的相关规定,针对改扩建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超高线形设计方法、S型曲线超高设置、曲线内构造物超高验算以及老路路拱过渡等特殊超高问题,提出新老路间的差异平稳过渡方案,借以探讨改扩建公路超高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4.
新建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跨越长春市富民大街设计采用138m钢箱叠拱,为国内首次采用的新型拱桥结构,是目前国际上同类桥梁中的跨度最大、位于严寒地区的桥梁,也是国内第一座应用实体圆钢吊杆铁路桥梁,对该桥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体圆钢吊杆的连接及低温疲劳特性、拱脚的合理构造及局部应力、对无砟轨道适应性、车桥耦合动力效应等进行了系统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新开河特大桥中,详细介绍桥式方案及在高速铁路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5.
俞志国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3):35-37,159,160
天水市耤河双桥大桥是亚行贷款天水城市发展项目的一个重要子项。该文介绍了主桥桥型及结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6.
周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87-90,M0011
深汕大桥为主跨230 m网状吊杆钢混组合梁拱桥,主梁采用钢-混组合脊骨梁断面,全宽56 m,大挑臂长18 m;主拱采用二次抛物线拱轴线,六边形截面,拱高41.273 m,矢跨比为1/5.5。大桥为网状吊杆在市政超宽桥面桥梁中的首次尝试运用,对拱轴线、矢跨比、拱截面形式、拱高、拱倾角、风撑设置、吊杆间距、主梁形式等参数进行了比选分析。  相似文献   
137.
广东梅州客都大桥主桥采用拱梁组合受力体系,跨径组合为2×80m,拱轴线为变异的二次抛物线。设计中对拱轴线的计算与选择、吊杆、系杆的选型与布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采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介绍其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后续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拱桥横向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新光大桥中拱肋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桥梁的稳定性分析。重点讨论横撑样式、横撑间距以及主拱肋对拱肋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9.
剧仲林 《隧道建设》2019,39(Z2):92-102
目前存在对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错误认识,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安全风险的增大、进度被严重制约等不利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进行研究分析并控制。首先以“矿山法”工程实践证明软岩隧道预留变形量是不必设置的,再通过各种权威文献说明以容许变形来实现围岩自承的观念是对“新奥法”的曲解,是错误的,需要找出支护变形的真正原因并控制。通过总结分析隧道支护常见的6 种位移及其组合,得出为控制初期支护变形需要解决支护底脚地基承载力和支护结构强度2 方面问题。于是建立以“分布锚杆+钢架+喷射混凝土且系统分布锚杆模拟为具有法向和切向作用力的链杆支座的结构力学模型”,可计算出支护结构底脚应力及截面最大应力等值,由此可得出对地基承载力和支护结构强度要求的明确标准,或对改善支护底脚抗力提供数值依据。计算结果表明: 系统分布锚杆能极大地降低支护结构的弯矩、轴力内力和底脚应力,从而增强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和降低基底应力,使变形和沉降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获得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汽车荷载冲击系数,在桥面间隔布置橡胶减速条带以形成周期性的不平顺输入,对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动挠度进行现场实测。结合自编的车桥耦合(VBI)单元,建立车-桥耦合振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VBI单元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另外3座标准拱桥以形成涵盖4种跨径的下承式系杆拱桥研究对象,输入规范规定的A~D级不平顺,研究车速、车重和桥梁基频对系梁冲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汽车通过周期间隔布置的减速带时会形成稳态激振,当激振频率接近桥梁的前2阶基频时,引起的系梁动挠度响应最大;系梁的汽车荷载冲击系数随着桥梁基频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小汽车(总重低)行驶于差桥面(D级不平顺)时,规范值明显低估了系梁的冲击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