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353篇
综合类   103篇
水路运输   108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徐军  赵亮  张琰 《造船技术》2023,(3):68-74
环氧树脂涂胶设备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液货围护系统建造过程中的核心工艺装备。针对现有进口半自动环氧树脂涂胶设备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从供胶系统选型、全自动涂胶流水线设计、控制系统优化等3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形成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LNG船全自动环氧树脂涂胶流水线。  相似文献   
102.
设计研制了地铁车辆空气弹簧通用性能检测台,并对其进行了气密性试验和垂向静刚度试验.该检测台主要由机械系统、气路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台可满足空气弹簧日常检修过程中的性能测试需要,为地铁车辆检修部门在车辆日常保养和维修过程中判断空气弹簧系统的性能状态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3.
明挖装配式隧道结构建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拼装精度控制标准是装配式结构建造过程中衡量和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尺度,标准的合理制定,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际可操作性。通过拼装精度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理论指标,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和实测值正态分布曲线的分析和提炼,给出了明挖装配式隧道结构拼装精度主要控制要素的控制标准,包括轴线平面定位偏差、高程定位偏差、构件形位姿态偏差、接缝张开量、结构表面错台量、同一环构件纵向错位量、前后环纵缝平面错位量等允许值,并与明挖现浇隧道、盾构隧道及装配整体式等结构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证明:控制标准总体合理,可作为后续工程建设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参考。构件制作精度对拼装精度的影响较大,提高构件制作精度,对提高拼装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自重压紧方式对控制隧道纵缝张开量最为有利,而控制张拉荷载、提高构件制作精度、控制施工累计误差等,可有效控制隧道环缝张开量;接头设置定位销棒并严格控制定位精度和预留空隙量,对控制结构表面错台量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以深圳地铁内支撑体系下的装配式车站为工程背景,研究车站预制中板梁柱设计的关键技术:中板设计需同时满足基坑支撑的受力转换及车站流水拼装的工艺要求;中板设计需满足吊装、拼装、基坑受力转换、正常使用等工况的受力要求;中板设计需满足楼梯及扶梯开洞的受力需求。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车站采用预制+叠合型式中板结构的流水拼装步序,对拼装步序中围护、中板结构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通过采用预制+叠合结构型式的中板结构以满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受力要求;针对中板开设大孔洞的设计难点,通过孔内设置型钢支撑来满足拼装及基坑受力转换的需求,车站拼装完成后在孔边现浇纵横梁、叠合层等形成孔边加强结构,然后切除孔内型钢支撑形成永久开孔;并通过设置抗剪连接、叠合层、纵横梁体系等措施满足开孔受力需要。预制中板的设计措施研究,实现了地铁车站的全断面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地铁车站的装配率及流水拼装的工效。  相似文献   
105.
杨艳玲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80-182,185
介绍了电子设备中电缆组件装配的关键工艺技术,包括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工艺,护套处理工艺,屏蔽接地工艺。并介绍了影响视频电缆组件性能指标的因素,最后给出了装联工艺。  相似文献   
106.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完善,而装配式桥梁工程暂无正式颁布的评价标准,桥梁工程的评价体系与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直接套用。基于现桥梁工程装配率计算的研究成果,分别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推荐的城市高架桥梁装配率核算公式;通过对无锡多个桥梁工程装配率的计算,提出了装配式桥梁的评判标准。本文通过对城市高架桥梁装配率核算方法的研究,以期促进桥梁装配式的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07.
缸体缸盖组芯立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缸体、缸盖组芯立浇工艺的特点。经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缸体、缸盖的最佳浇注方式和浇注系统组元比例关系,同时针对不同的浇注系统选择了不同的补缩、排气方式,以满足发动机缸体、缸盖制造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8.
杨晖 《汽车科技》2005,(4):33-36
对汽车电子试装过程中比较复杂的运动机构的活动连接、运动仿真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分析方案的制定、运动分析设计等步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7):771-781
强调对隧道开挖和支护关系的基本认识: 开挖和支护是隧道施工的2大基本工序,开挖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对周边围岩的松弛降低到最小限度,弹性变形和少许塑性变形是容许的,超过围岩极限应变变形(过度变形或松弛)的场合需要依靠各种支护对策。开挖和支护有先挖后支和先支后挖2种模式,一般采用前者,当开挖后隧道围岩不稳定时,采用后者。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采用大型施工机械的要求和大断面隧道的出现,对隧道开挖方法选择的观点有了极大变化: 1)在选定开挖方法时,要以大断面开挖为指向,围岩条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尽可能不采用施工中含有需要废弃的和临时性作业的分部开挖法; 3)把机械开挖法与分部开挖法相结合,如TBM导坑超前扩挖法,在欧洲和日本等国已经成为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基本方法; 4)在同一座隧道,开挖方法频繁变化,既不经济也不安全,主张在全隧道中(除洞口段外)采用同一种开挖方法--全地质型开挖方法,如全断面法或台阶法,当围岩条件剧烈变化时,采用注浆、超前支护等应对措施。介绍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规范、指南推荐的隧道开挖方法概况: 1)日本从隧道围岩级别、洞口段和洞身段等方面分类,给出隧道相应的开挖方法,基本以全断面法和台阶法为主;在断面比较大、比较长的隧道,采用TBM导坑超前扩挖法。2)美国把围岩分为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2大类,其推荐的开挖方法基本相同,即全断面法、台阶法和中隔壁法,仅采用的支护方法不同。3)欧洲各国由于围岩条件总体比较好,多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归纳选择开挖方法的基本条件: 施工条件、围岩条件、隧道断面面积、埋深、工期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基于研华PCI-1712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的电控单体泵采集分析系统,分别采集了喷油压力、单 体泵驱动扭矩和燃油低压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计算,获得了单体泵的最大喷油压力及散差、喷油提前角及散 差、峰值扭矩及散差等参数,用于电控单体泵的分析。智能分析软件利用上述数据判断单体泵总成是否合格,并且 报告不合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