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扩张式消声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消声性能良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进排气系统噪声控制,为对其消声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应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详细讨论了结构参数对消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探讨了影响无线光通信的诸多因素.对无线光通信的发射和接收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给出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部分电路图.并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53.
指挥调度通信系统中的二/四线变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来说 ,其指挥、调度、会议等工作状态时的语音质量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二 /四线变换的效果。首先分析相位抵消式二 /四线变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接着推演设计了一种方法 ,并以此方法计算了线路阻抗与串音衰耗的关系 ,最后介绍了应用相位抵消式二 /四线变换技术的电路 ,结果表明 :应用该电路 ,将可以在更宽的负载和频率范围内实现自适应收发串音的抑制。  相似文献   
54.
针对路基冻融界面处土体受到不同冻融温度作用影响,进行了变温度区间冻融循环下石灰改良土回弹模量的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弹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6次循环时基本稳定;随着冻融循环低温下限温度的逐渐降低,其回弹模量衰减率逐渐增大,当温度降至-9℃时,冻融后回弹模量衰减率不再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9℃~0℃是土中水发生相变的过渡温区,土中水冻结比例随温度下限下降逐渐升高,对土体结构产生影响逐渐加大所致.  相似文献   
55.
李杨  王琦智  郑传峰 《公路》2022,67(1):32-35
研究沥青混合料在有水介入时其矿料界面的低温黏结性能衰减效应.基于矿料界面强度测试试验,分析了不同荷载效应(拉伸荷载及剪切荷载)及不同温度条件(-10℃、-20℃及-30℃)下水对矿料界面的黏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持续的低温环境中一旦有水介入,矿料界面的黏结强度有很大幅度的衰减,不同温度条件下衰减的幅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6.
冬季续航低是纯电动车型最受关注的痛点问题。采用四通阀集成式热管理技术,高效热泵空调节能技术,可有效提升纯电动车型冬季续航表现,增强纯电动车型市场竞争力。本文介绍了某款纯电动车型四通阀及热泵空调布置结构、控制策略、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 for passenger car(CLTC-P)低温(-7℃)续航提升效果,具备技术领先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7.
多年冻土区铁路隔振沟隔振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在多年冻土地区铁路两侧设置隔振沟的隔振效果,分析隔振沟的设置的位置及深度,提出相应的工程意见。对热水地区列车运行时所引起振动沿地面传播衰减的规律进行了实测,并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振动沿地面传播衰减的规律,将实测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隔振沟的隔振效果。结果表明:位置对隔振的作用影响不大,从减小强振动的区域及路基的稳定性角度综合考虑,建议在3m处为佳;随着隔振沟深度的增大,隔振的效果逐渐增强,但增大的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58.
In marine engine exhaust silencing systems, the presence of exhaust gas flow influences the sound propagation inside the systems and the acoustic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of silencer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gas flow and acoustic damping on the acoustic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ngine exhaust silencers, a dual reciprocity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DRBEM) was developed. The acoustic governing equ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potential flow was derived first, and then the DRBEM numerical procedure is given.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CBEM), the DRBEM considers the second order terms of flow Mach number in the acoustic governing equation,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cases with higher Mach number subsonic flow. For complex exhaust silencers,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the single-domai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so a substructure approach based on the dual reciprocity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s for measuring transmission loss of silencers are conduc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measurements are explained.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a single expansion chamber silencer with extended inlet and outlet were predicted by DRBEM an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The good agreements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measurements are observed,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rived acoustic governing equation and the DRBEM numerical proced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are correct.  相似文献   
59.
为有效获得沥青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结果,基于压电换能器模拟和沥青砂浆Burgers黏弹性模型,建立三相介质的沥青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在20~100 kHz频段范围内,比较9种入射频率下沥青混凝土中超声波细观的衰减特征及宏观的振幅变化,分析3种集料粒径(13.2,19.0,26.5 mm)及不同温度(-10℃~60℃)对沥青混凝土中超声波衰减的影响;针对数值模拟结果,使用超声横波成像仪MIRA-A1040进行室内试验验证,研究9种入射频率下实测振幅和断面重构图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时,在频段20~100 kHz内,入射频率每升高10 kHz,反射波振幅线性降低约3 dB;随着入射频率的升高,沥青砂浆中声压等值线的规则性、连续性及试件断面重构图的辨识度均大致呈线性降低趋势;当入射频率和温度不变时,集料粒径引起的散射衰减会引起振幅小幅度的降低;当集料粒径不变时,影响振幅降低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本质为沥青砂浆黏弹性引起的吸收衰减;以入射频率为30 kHz的沥青混凝土AC-13为例,温度每升高10℃,振幅约线性降低5 dB;2种衰减综合决定了反射波振幅的数值;沥青混凝土检测的入射频率不宜超过60 kHz,温度不宜超过40℃;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检测时,建议入射频率范围为20~60 kHz;较低的入射频率与温度有利于沥青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  相似文献   
60.
以深圳西乡商业中心旧城旧村改造项目基坑石方爆破工程为依托,针对爆破区域紧邻运营地铁、居民区的复杂环境,爆破振动安全控制要求极其严格,为确保安全,施工初期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减振技术的现场试验,主要在电子雷管延迟间隔设置、减振孔规划、炮孔底部气垫层、爆破作业自由面朝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爆破振动现场实测值分析减振效果,并对上述各项减振技术进行了量化试验对比分析,获得该爆破施工地质环境条件下可靠的试验数据;在试验数据的支撑下,完善爆破施工技术、工艺、方案,成功地完成了该项目的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